李光满:美国第三个犹太官员克里访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将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
在布林肯、耶伦访华之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消息很短,但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这次克里访华仍然是"经中美双方商定",而不是中国政府邀请,是美国主动要来,中国并没有主动邀请他来。二是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说的很清楚,双方只是交换意见,大家不要想多了。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没有什么话要说了,但我还是要说几句。
第一,克里为什么会是近期第三个访华的美国部长级官员?在布林肯、耶伦闯关后,美国认为克里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官员。美国最需要中国合作、而且最有可能得到中国响应的合作领域就是气候问题。
第二,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气候问题是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但却是美国和欧洲近四十年来制造和持续炒作出来的一个用于降维打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从减碳到减甲,他们可以在一些优势产业领域不断制造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制造业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地位,让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落后、挨打、被剥削、被掠夺的地位,而中国等服可能对发达国家构成威胁的国家是他们打击的主要对象,气候、减碳等是他们为降维打击这些国家而设计和开辟出的一个新战场。
第三,当前美欧日等都是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其产业都处于产业链上游或金融服务业,这些产业和行业都过了高耗能阶段,无论是环境还是产业都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大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和制造业各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些国家的发展大多处在高能耗阶段或环境重污染阶段,按照美西方设计的方案,这些处在落后、重污染、高能耗阶段的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向发达国家购买碳指标,也就是交碳使用税,这些碳使用税就是高科技中的专利、金融领域的美元税,否则就会受到这些国家的联合制裁,这样就无形中给发展中国家套上了一道枷锁。
第四,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排在第一、二的两大经济体,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能耗也处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也是全球低附加值产业制造中心、重工业制造中心、高能耗产业主要生产国,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消耗更多能耗,排放更多碳,如果跟美欧国家一样减排,中国经济不仅不能发展,而且还会持续衰退,整个国家的发展会大幅度倒退。为此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提出了三个原则,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渠道地位不动摇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原则,中国提出的三个原则既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也是维护中国的利益,这里最核心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应该承担不同的减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