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从拾荒老人故事看平凡中的伟大精神


  【郝贵生教授1948年生人,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落户,1972年被大队和集体户推荐到天津师范学院学习,1975年留校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2008年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倾心向青年朋友们宣讲理论原著和实践思考。文中所依据观网报道中江西新余的蒋中全李梁事迹,江西的读者方便时可做一个实地调查,毕竟当下所见,薇娅、许皮带、裴春亮之流“先进人物”太多,反而很多真正平凡中的伟大被遮蔽。郝老师也正是因此才笔耕不辍,并不顾年高坚持线上讲座,尽自己的赤诚之力“让马克思主义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成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近日,从网络上读到一篇署名“入梦菲记”关于拾荒老人故事的短文。该文来源于观察者网2024年10月22日,原题目为《拾荒老人居住简陋进出靠爬,捡到财物仍毅然选择交给警方,民警帮其找到工作和住所,流浪28载的老人终于有了“家”》。

  文章讲述一个名叫蒋中全的拾荒老人捡到包有560元的塑料包交到派出所一民警李梁手中。民警说:“大爷,您这是在哪儿捡到的,这么多钱您怎么不留着自己用呢?”老人回答说:“警察同志,我是个拾荒的,平时靠捡垃圾为生,这钱多半是哪个打工的不小心掉的,他们赚钱不容易,我不能昧着良心占人家便宜啊。”李梁被老人的话深深震撼,他感受到面前这位普通的拾荒老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淳朴和高尚。民警表示要开车送老人回家。才知老人的家就在前面路口收废品站附近由几块破铁皮搭成的一个简陋的窝棚。李梁怔怔地望着眼前这个“家”,不禁百感交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位令人敬佩的老人。

  回到警务室后,李梁立即向沿途的监控寻找丢失钱财的线索,并且动用警务室的资源,寻找老人的亲人。原来,这位老人名叫蒋中全,来自安徽阜阳。28年前年仅34岁的他背井离乡南下江西谋生,因丢失所有的身份证件,从此这个苦命的男人开始了漂泊的生活,靠着捡拾废品生活。李梁也找到了蒋中全在阜阳的亲弟弟蒋中卫。当弟弟提出接他回家时,这位老人却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在外面漂泊了大半辈子,如今年事已高,早已没有脸面回去,更何况,弟弟家里也不宽裕,我这个拖油瓶就不去添乱了。”“我在新余这些年,虽然清贫,但一直靠自己双手劳动,也算是安享晚年了。”李梁和蒋中卫都被蒋中全的话语打动了。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即便生活再困顿,也从未想过向亲人伸手,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连累他人。他们慨叹,蒋中全身上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