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战争是检验民族性格强弱高低最直接的标尺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很多倾向与举措,都源于性格之使然。性格决定命运,这是许多人的经验之谈。

  战略上也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的性格对于战略博弈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正如人们所经常看到的那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军事战略实力的大小同国力的强弱并非精确对应,经常有很大的上下起伏。有的国家惯常是实力低于国力,譬如意大利,这个国家号称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可观,技术与制造能力也较强,但战争中的的表现往往却很窝囊,具体到战场上的战斗,也总是熊包的时候居多;有的国家看起来挺贫穷落后,但往往却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譬如阿富汗的塔利班、也门的胡赛武装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民族性格问题。

  战争是检验民族性格强弱高低最直接的标尺。正在进行之中的俄乌战争是这样,以色列进攻哈马斯的新一轮巴以战争也是这样,参战各方的民族性格都在战争中尽显无遗。过去,人们总爱把俄罗斯形容为“战斗民族”,正在进行的战争对这一性格是很好的诠释。不妨设想,如果把俄罗斯换做法国,这场战争无论如何也难以进行下去,不要说战场的牺牲,仅仅就是严酷的经济制裁,也足以让法兰西大叫“不干不干”;乌克兰也是这样,如果把乌克兰换成意大利,面对如此惨烈的流血牺牲,那也早就举手投降了。所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战争的输赢固然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但其中民族性格的影响与作用实在相当重大。

  不但战争是这样,性格倾向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巨大,这其中固然有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但性格因素也干系重大。一个只争朝夕战天斗地的民族同一个安于现状把命运未来寄托于来世民族,各自所走出的历史轨迹完全不同,所塑造的文化与社会形态也完全不同。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有些国家不管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其发展进步都一直很快,而有些国家则反其道而行之,任凭什么制度都无能为力,都难以改变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慵懒状态;有的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而有的民族甚至连基本的自我意识都没有,简直如同一盘散沙。事实上,研究战略问题,针对世界各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做战略评判,表面上往往注意经济与军事数字,但更加看重的应该是民族、国家以及集团的性格取向,即本质属性,这才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所谓“话到沧桑句便工”,如果把这句话运用到战略研究领域,那就是如果能深入到民族性格层面,战略研究才算得窥堂奥,才算到位。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