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以色列对伊朗战争目前阶段的胜负得失
日前,以色列对伊朗遂行了大规模直接的军事进攻,从空中对伊朗进行打击。以色列方面称,近百架以色列战机对伊朗发动了猛烈的空袭行动。
以笔者所知,直接攻击伊朗本土,这大概是以色列伊朗关系史上的第一次,如果据此判定以色列同伊朗之间已经直接进入战争状态,也许并不为过。但他们之间的战争行动似乎又仅限于此,一场空袭之后再无下文,双方似乎都不想再继续向前推进了。综合战争双方以及密切关联者美西方等的反应,可以认为,两国之间直接的交手交战已告一段落。因此,这场战争看起来只是两次交手而已——先是伊朗发起导弹进攻,伊攻以防;接着是以色列发动空中打击,以攻伊防。如同下军棋一般,各自都走一步,都完成了一轮军事攻防,玩了一轮互相报复的行动,然后戛然而止,把战争局限在各打一拳的层面上,开启现代有限战争一种崭新的模式。然后各自都转入相对平静的喘息休整期,积攒储备下一轮互殴的能量与资源。至少目前阶段看起来就是这样。
那么,在此种状态下,究竟谁赢得了这场战争阶段性的胜利呢?
当然,见诸于公开宣传,以色列和伊朗双方都开足舆论马力,大声宣告自己取得显著的胜利。
以色列取得胜利的根据是,他们宣称以军非常精确地打击了伊朗的导弹工厂与重要军事基地,摧毁了伊朗相当部分的导弹生产能力和军事装备,沉重打击了伊朗,达成了预期的目标。
伊朗取得胜利的依据是,伊朗当局宣称,其武装力量成功抗击并粉碎了以色列的空袭行动,自己只遭受轻微的损失,取得了防空战斗的胜利。
交战双方都声称自己胜利,这样的情形,在人类社会战争历史中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事实上历来如此,从来都不足为怪。对此如果较真争辩的话,其实意义不大。
但是,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观察目前阶段的以色列——伊朗战争却可以有这样几个观察角度:
其一,就军事打击水平而言,以色列还是胜于伊朗的
从军事打击能力和水平的角度看,伊朗对以色列的攻击比较简单,那就是利用弹道导弹优势发起集火远程攻击,这种攻击固然属于高科技军事行动,但手段单纯、工具单一,相应的军事效果也不具有可持续性。简单地说,就是一锤子买卖。
但以色列对伊朗所进行的空中打击攻势却不是这样,根据目前所披露出来的信息看,以色列集中出动了100多架飞机,组成多个空中打击编队,跨越几个国家,实现大机群远程突袭,空中加油续航,打击精准到位,所展示的军事技术能力与战役组织水平显然非常高超。应该说,具有这等军事攻击能力和水平的国家,全球也没有几个,比伊朗更是要高出几个层次。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