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86周年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每当豪壮明快和坚决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我们的胸膛都好像怒潮奔涌、热血沸腾,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国为民奋勇前进的壮志豪情,也瞬间都被激发了出来!
国歌,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已经成为我们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前进的号角!
在我们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刻,在我们面临重大磨炼的时分,在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之时,无论是唱起《国歌》还是唱起《国际歌》,总能令我们热泪盈眶,总能让我们汲取无数英烈创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
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呢?
小兵以为除了与这首歌本身的歌词反映的是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曲调是雄壮、激昂、振奋人心的旋律以外,与这首歌产生的背景也有莫大的关系。
1935年2月,《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诞生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中,诞生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诞生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国内外一切敌人的伟大斗争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显露无遗,不愿做亡国奴的亿万中国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国民党政府的抗日举动。
然而,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对日寇的公然挑衅却置若罔闻、按兵不动,还制定出了恬不知耻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国策;在军事上,国民党继续围剿“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文化上,国民党禁止了一切民众要求抗日的活动……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一波又一波的抗*议示*威浪潮。
在上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电影,面对国民党的层层“文化围剿”,虽生存艰难,但依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1934年,在上海地下党电影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夏衍、田汉等负责的电通影片公司成立了。该公司第一部影片,讽刺和批判腐败社会和无能政府的《桃李劫》一炮走红,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曲《毕业歌》传唱至今。
1934年底,“电通”开始筹拍第二部影片《风云儿女》,该片继续由田汉同志负责创作电影剧本,反映的是面对日军铁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参加义勇军,奔赴抗日战场的故事,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宣传抗日。
而这是国民党所不能容忍的。
1935年2月初,上海文委遭破坏,正在创作电影剧本的田汉被捕。
监狱中的田汉,面对凶残的敌人,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依然心系电影剧本,怒火在他胸中燃烧,热血在他心中奔涌,《义勇军进行曲》那火一般的诗句,在他的脑海里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