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计提是严重的财务造假和财务腐败,涉嫌利益输送和逃废债犯罪
巨额计提是最大的财务造假和财务腐败,近年来在证券市场兴起;巨额计提正张大血口疯狂地吞噬国有资产和投资者资金,危害证券市场健康成长。以工大高新(股票代码600701)2月9日公布的年报为例,截止2020年12月31日,工大高新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工大集团累计计提了50.8289亿元的预计负债,其中近三年为工大集团违规担保计提34.2亿元、为控股股东担保计提数额也不小。另外工大集团占用工大高新资金余额7.71亿元,计提6.9458亿元;工大高新近三年为工大集团计提41.1458亿元,详见下表:
年份 | 资金占用余额 | 计提金额 | 占用方 | 违规担保余额 | 计提金额 | 受益方 | 受害方及亏损金额小计 |
2018 | 7.74亿元 | 工大集团 | 40.6亿元 | 7.1亿元 | 工大集团 | 工大高新亏7.12亿元及利息 | |
2019 | 7.62亿元 | 工大集团 | 32.46亿元 | 16.5亿元 | 工大集团 | 工大高新亏16.5亿元及利息 | |
2020 | 7.71亿元 | 5.3199亿元 | 工大集团 | 30.38亿元 | 10.6亿元 | 工大集团 | 工大高新亏15.9亿元及利息 |
合计 | 6.9458亿元 | 工大集团 | 34.2亿元 | 工大集团 | 工大高新亏41.1458亿元及利息 |
年报显示,工大高新自身经营并不亏损,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或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工大集团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并以此金额为据连续两年巨额计提,造成工大高新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巨亏即将退市,国有资产大幅减值,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8年,工大高新资金链断引发危机,哈工大及时果断地调整了工大高新管理层。在新的董事会带领下,哈工大2019年4月承诺注入优质资产以提升工大高新持续经营能力;控股股东2019年7月出资近亿元增持工大高新的股份;中准会计事务所在上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明确指出:“哈工大拟注入资产的规模、盈利能力能够有效改善工大高新的持续经营能力”;这些措施吸引投资者看好工大高新纷纷买入或增持工大高新股票。没想到2020年初新董事长孙某到任后的所作所为与前任背道而驰,急不可待地把工大高新逼向死地。特别严重的是在年报中公开说谎:哈工大资产注入没有方案,与审计机构中准会计事务所原回复中说:“上述资料由哈工大及公司(工大高新)提供”完全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