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社会”频发,胡锡进们为啥竟说“问题不大”?


  6月5日,安徽安庆一男子持刀砍人报复社会,造成6死多伤,引起群众的关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5月22日辽宁大连、5月25日河南南阳、5月29日江苏南京等地均出现报复社会的事件。

1.jpg

  如果过马路时被毫无预料地撞飞或者逛街时被无故砍杀,这谁都难以接受。可是一旦遭遇类似事件,却几乎无法幸免,只能听天由命。

  这让人不得不担心和思考,他们为什么要报复社会,社会究竟怎么了,如何减少此类事件呢?

  就在大家都忧心忡忡的时候,《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一如既往地表达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万金油解决方案。

2.jpg

  他说这种事件概率太低了,和国外比起我们安全的很,大家不必杞人忧天。这和“著名学者”李毅说“中国有14亿人,新冠死4000人相当于没死”是一路货色。如果胡编遭遇类似事件,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拿概率说事。

  胡主编爱拿概率说事,的确,再大的事儿除以14亿,那都不算个事儿。地震的概率很低,大家不用担心;凶杀的概率很低,大家不用担心;遭遇电信诈骗的概率很低,大家不用担心。

  既然这都不算个事儿,还值得日理万机的胡编花心思专门写一篇文章发一条微博来引导一下舆论吗?

  胡编还说,中国人口众多,各地发生案件,人们容易把它们当成“连续”的。

  一个国家内任何事件的发生,难道不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吗,它们是否“连续”难道是由人们的主观感受决定的吗?这和人口的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的人口多,太阳每天升起的频率难道就比美国低?

  胡编认为此类事件的报道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但是,胡编们对美国的枪杀事件却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地关注报道,还经常能够分析的头头是道。这是为什么呢?

  怎么评价胡锡进的这种说法呢?只能说一如既往地逻辑混论、废话连篇、欲盖弥彰。最令人恶心的是,胡编明里暗里地暗示,他的意见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见。然而,他的微博评论下面群众早已把他骂了个底朝天。

  通观胡锡进的文章,除了东拉西扯,对于此类事件究竟为何发生,如何解决没有半点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不得不好奇,像胡锡进这种资深记者,能坐上《环球时报》主编的人,水平会如此低下?

  那么,究竟是谁在报复社会,他们又为何要报复社会呢?

  武汉大学的一位法学教授莫洪宪通过研究给出了答案。他在研究了2005年到2014年中24起典型的报复社会的案例后发现(见论文《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及其预防》),报复社会型犯罪的主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是社会底层人民。

3.png

  报复社会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人原因。

查看余下4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热门评论
不意外,毕竟胡编无需看群众脸色。胡编的生活只是这帮精蝇们自己的
0条回复
胡锡进的话和文章越来越程式化、表面化、说教化、帮闲化,已经很长时间不接触了。
0条回复
还指望胡编说事实,讲道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0条回复
从来不把被压迫劳动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的人总是说出这些没有人性的话。
0条回复
鲁迅先生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一个好时代这种抽刀向更弱者的事情是基本不会发生的,一个被丛林法则统治的时代这种事会经常发生,当然胡球编先生们躲在高楼里且高高在上自然不用担心,但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丛林时代一转眼就可能变成英雄时代,那时躲在大楼里怕是也不安全了。
0条回复
这个必须支持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象胡编一样天天正能量。
0条回复
们不得不好奇,像胡锡进这种资深记者,能坐上《环球时报》主编的人,水平会如此低下?
----还得加上道德低下。
0条回复
只要不是报复在胡锡进等精英们的头上,就“问题不大”。
0条回复
想知道被报复社会的人杀害,受害人是安照国家赔偿法哪个条款进行赔偿的?受害人和报复社会的杀人犯无冤无仇,可以说被害人是一点过错也没有,就这样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如果不得到高额赔偿是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4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