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奋斗终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庆祝伟大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限激动的心情,回首过往向党汇报:对党忠诚 奋斗终生。
1952年3月我入初小第一天的周会课上,韩老师就讲:你们能坐在这里读书,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建立新中国,广大人民翻身解放才有今天……新中国伊始,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打好基础,掌握本领,健康成长,都要做建设新中国的有用人才。
老师的话刻在我心里。内心深深产生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恩之情。
一 响应号召,奔赴支农第一线
我用9年时间完成了12年的学业(高三课程,是在1962年2月支农时患严重肺结核的治病期间,仅用80天自学完,申请参加毕业考试成绩良好,给予证书)。在石家庄女中高16班读书期间,1960年被评为高一年级唯一学生标兵,被推选到学校团委会宣传部负责政治理论宣传工作。同年7月作为女中唯一学生代表,出席石家庄市、邯郸市联合召开的青年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1年7月13日上午刚答完升高三最后一门课的考卷,下午李书记就做动员师生回乡支援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动员报告。要求师生积极响应党的伟大号召,立即行动起来。我们以为重点是指高、初三毕业班讲的,故没在意。但紧接着又做第二次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农村遇到极大的困难,……种地的人少了,许多地方农田荒芜,农业生产急需我们积极参与,农村当前缺少劳动力,就像抗战时期缺少兵员不能打战一样,党员、干部要积极带头报名,这是考验你们对党是否忠诚的时刻。”这可引起我思想上激烈的斗争,因为我毫无思想准备,目标就是上大学。回想自己念书吃了那么多苦,从小学到高中班内一直排第一、二名;老师们闲暇也议论:明年戎士林上大学不是普通的,而是重点大学也给留着位子呢。自己也信心十足,认为自己不仅学习好,又是党组织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毕业前正式入党没有问题。可这一回去不仅上不了大学,连高三的课程都读不完,太遗憾啦!可平时自己总说:“我们新中国的青年就是要有一颗红心两套准备,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哪里有困难我们就战斗到哪里”。但这是讲给毕业班的呀!而目前的问题是大家都不愿意回农村,自己不带头,同学们都不动啊!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呢!怎么办?这时毛主席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的讲话立刻浮现我脑际:“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就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毛主席的教导指明了方向。 自己也十分注重做言行一致的人,绝不当说一套做一套的口头革命派。同时也早知道:革命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至于学习,那是一辈子的事,何必太在乎在校就读这几年?我要一辈子做“人弃我予,人予我取”的革命接班人。彻底想通了,行动就十分迅速,报名、批准 、(尽管老师、领导十分不舍,但我一旦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欢送,予1961年7月17日,我正式回到平山县秋卜洞公社大坪村(老家),支农战斗的第一线。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