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突访”叙利亚,阿萨德:无条件支持中国
7月17日,是巴沙尔.阿萨德成功连任叙利亚总统后宣誓就职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大马士革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在西方国家集体表示不承认阿萨德选举获胜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到来,不仅令叙利亚感到鼓舞和振奋,而且也要让美国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由少数几个西方国家说了算。
王毅外长大马士革之行,可以说是“突然访问”,因为中叙双方事先并没有公开此次行程。
7月16日,俄罗斯记者曾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向赵立坚提问:据知情人士称,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将于周六访问叙利亚并与叙方举行会谈,还可能会见巴沙尔总统。你能否证实?
赵立坚回答:我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请你保持关注。
第二天,王毅就出现在了大马士革,并与巴沙尔.阿萨德总统会面。
从俄罗斯记者的提问可以看出,他连具体时间都知道(周六),说明王毅此行并不是秘密访问。
而赵立坚既不否认,也不确认,只是请大家保持关注
说明中国在事先并不打算高调突出此事。
这种微妙的官宣方式,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叙利国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尤其是在阿萨德宣誓就职的特别日子里出乱子,也并非不可能。
所以,中国事先的谨慎态度,就能给自己留出回旋余地,叙利亚方面也是如此。
接着,王毅还将访问两个北非国家:埃及和阿尔及利亚。
欧媒称中国正在为后疫情时期进行外交布局,重点就是美国曾经“辛勤耕耘”的国家和地区。
他们说的或许有些道理,自3月18日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以来,王毅外交行程相当密集,3月24日至30日,他访问了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阿曼6国;7月12日至16日,他对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中亚三国进行访问。
17日,王毅又开启了对叙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的访问行程。
而叙利亚又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站,一个安定的叙利亚,关系到一个安定的中东。如果说叙利亚是“一带一路”关键节点,那么整个中东就是“一带一路”的咽喉要道。
王毅到访大马士革,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叙利亚局势稳定,帮助叙利亚人民早日重建家园。
王毅在同叙利亚外长米格达德举行会谈时,阐述了中方关于全面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原则和四点主张。
原则:“叙人主导、叙人所有”。
四点主张:
一、坚持尊重叙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坚持民生为先和加快重建。
三、坚持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四、坚持包容和解的政治解决方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