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权运动相比,占领华尔街少了一个“毛主席”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抗议者走上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街头,试图占领华尔街。人们手持标语,控诉金融资本的贪婪和政治的黑暗,控诉这个由99%的民众和1%极富人群构成的贫富分化悬殊的社会。随后,全美数十万人、600多个城镇加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恍惚之间,这场曾经给了全世界进步人士一瞬光亮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十年之后的今天如果要追问,“占领华尔街”该变了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上周的《大西洋月刊》在评论文章中写道,“‘占领华尔街’运动消失得就像它的出现一样快,除了‘99%与1%’的口号以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相比奥巴马的竞选口号“Change We Can Believe In”,并在任内试图推动医保法案、缓和阶级矛盾的做法,去年赢得了大选的拜登的那句“Build Back Better”实在是空洞无物。就连“口嗨”的特朗普都嘲讽道,“If Joe Biden knows how to fix America, why didn't he tell Obama?”(如果拜登知道怎么救美国,他为什么没告诉奥巴马?——注:拜登曾任奥巴马时期的副总统)
经过了十年时间,美国社会依旧被一小撮资本寡头操控,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过去一年多来的大流行加剧贫富分化的速度,数百万平民面临破产之际,富人阶层的财富却再创新高。美国进步中心9月报告指出,0.1%最富有美国人的财富在过去40年近乎翻倍。
在经过麦卡锡运动清洗和资产阶级媒体日复一日反G洗脑,再通过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从全球攫取超额利润收买“黄色工会”的美国社会,按理说“99%与1%”的口号比起需要复杂的辩证思考和理论学习才能接受的阶级斗争学说,应该具有更大广泛的吸引力,这场运动一开始的参与人数也的确不少。但是,仅仅经历了短短两个月时间,这场运动便以偃旗息鼓。在运动的后期,纽约和费城的警察甚至根本不用再假装尊重人权和言论自由,直接用胡椒喷雾和警棍强行清理了现场群众。
与近40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次的抗议活动一样,“占领华尔街”运动连最起码的组织和纲领都没有,更谈不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觉醒者如何使火种得以保存、延续、壮大,并最终承担起资产阶级掘墓人的资格。
具有鲜明的革命纲领的“美革共”除了在键盘上敲出一份激情澎湃的声明,再无法在这场运动中发挥出更多的作用;这场运动唯一的闪光之处,就在于它将伯尼·桑德斯这样的美国左翼代表人物推到了聚光灯之下。然而,桑德斯很快被“选举政治”合法收编。当他同样把美国工人的糟糕处境归咎于中国工人,并呼吁重新谈判美国的贸易协定并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我们就该知道桑德斯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仍然是美国的“民族主义”;而当桑德斯呼吁民主党的选民支持拜登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理解,他更多地扮演了资产阶级的建设者而非反对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