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有资本办新闻,我也提提意见


  近日,某部门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关于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人可能欢呼雀跃,资本早该管管了。但笔者担心的是,像笔者这样的自媒体乃至常人以后还能否发布消息了,例如美国飞机又降落台湾了,出于爱国热情咱还能不能声讨几句?

  因为该负面清单其中的一条“是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重大社会、文化、科技、卫生、教育、体育以及其他关系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等活动、事件的实况直播业务。”

  国家部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似乎并不多见。我们知道网络上声讨“996”的舆论似排山倒海,且持续两三年,这样大的意见也是最近才引起了重视。

  虽然有“肉食者谋之”,但难得有给政府提意见的机会,笔者也想说几句,即使一定不会被重视,但匹夫有责,而且这事的确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

  我有些疑问:

  不让非公有资本报道新闻了,微博热搜里的花边新闻去哪里看呢,像本号一样的草根自媒体刊载几则消息是不是就违法了呢,官媒不愿意或不方便报道的消息该如何传播呢?

  为什么要禁止非公有资本办新闻呢?

  大概是因为私媒不易管理,常常会发出一些不那么“主旋律”“正能量”的声音,有的甚至制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再加上有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集团操纵舆论的教训,所以要加强管理吧。

  据考证,中国专门报道新闻的媒体——报纸最早出现于唐朝,是官办的报纸,内容主要是皇帝谕旨和起居、宫廷动态、臣僚奏折、官员任免信息等。宋朝时官报由中央政府统一经营,定期向各地传播新闻。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罢相闲居时从报上了解到他的的老对手保守派司马光出任宰相的消息时曾长叹不已,苏轼听说后开怀畅饮,并作诗记之,估计那时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报纸了。

  大约从官报产生的同时,私人小报也逐渐流行起来。古人也有八卦的爱好,而掌握宫廷秘闻、官府内部消息的进奏官吏等官员便成了小报的始作俑者,由他们传播出来的新闻,不管是谣言还是事实,总受到人们的欢迎。小报泛滥,损害了皇帝和官府的权威,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消息如边疆情报、贪污腐败的消息流传出去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皇帝下令禁止小报,宋朝的吏部尚书周麟之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论禁小报》,以使“国体尊而民听一”。有了流量,这些办小报的人自然也能获利,故而即便是文化控制严酷的清朝,有人因为私自传播皇帝的消息被凌迟处死也没有使小报灭绝。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