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卅七年之第七章 “儿子”管“老子”的悲哀
1994年, 中科院委托联想对计算所实施企业化管理,柳传志兼任计算所所长。但联想对计算所的企业化管理不仅无助于所里的科研,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
据悉,十多年来一直放在公司门口的“求实进取”座右铭,后来因柳传志和徐非斗气,被换成“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柳传志在担任计算所所长期间(包括担任理事会主席)时,人心不稳,大家都不认可他当所长。”接受采访的计算所现职员工边压低声音告诉笔者,同时,边瞧瞧旁边有人注意没有。2015年的一天,笔者前往中科院计算所,采访一位有着十几年所龄的资深员工,在所内咖啡厅与他深入交谈,“当时,曾经有个著名研究员想要离开计算所,但别人劝她,李国杰半年后就要当所长了,你别走。”
在李国杰的眼里,计算所就是中国科技研究的“国家队”,就是以国家科研任务为使命,而不是企业研究院。所以,李国杰对联想“托管”计算所,很不以为然。
对于联想巧取豪夺计算所八万平米国拨科研用地与五栋办公大楼,打着建“联想科技园”的名义,开发房地产项目——融科智地,李国杰耿耿于怀,逢人便称自己是“阿拉法特”。
1994年, 中科院委托联想对计算所实施企业化管理,柳传志兼任计算所所长,这就是中国当代科技改革史上所谓“著名的儿子管老子”事件。不过,当年联想对计算所的企业化管理不仅无助于所里的科研,反而造成给计算所平添许多烦恼,这些烦恼到现在依然一直在困扰着计算所。比如,柳传志任所长期间,把计算所八万平米国博科研用地的绝大部分六万多平米,通过暗箱操作搞成房地产项目——融科智地,造成计算所不得不两地办公,无法以宿舍住房条件吸引挽留更多人才……
在柳传志兼任计算所所长并实施“联想管理计算所”的情况下,计算所1998年毕业的41名硕士生竟全部选择离所,一个也未留下,创下了空前的记录。
一、中科院计算所“消肿”
中科院下决心对1000多人的计算所消肿减肥,人员减九成。
1998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义埙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了加快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一流科研院所,中科院将对老资格的计算所进行“大改组”,计算所一分为二,新所从明年起开始运作,规模缩小。他说,这是彻底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逐步与国际接轨,适合国情的办所之路。通过改革,要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
“从明年起,中科院计算所将被分解为二。新成立的计算所只聘用60名高、精、尖研究人员,实行全新的科研管理办法,不再设处长、科长、股长;计算所其余的14个公司和1000多名员工被联想集团成建制地吸纳、收拢了……”1998年10月20日,《中国教育报》题为《中科院计算所消肿减肥》的文章向国人传递了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