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武:从姜昆到郭德纲——社会主义文艺传统落幕
编者按
2022年央视春晚过后,相声演员姜昆陷入了抄袭争议。他与戴志诚搭档表演的《欢乐方言》被指出与相声演员大山曾表演的《大山侃大山:北京人说不了广东话》十分相像。随后大山发布视频回应春晚抄袭争议,他说,《欢乐方言》并非师傅姜昆抄袭徒弟,而是“徒弟表演节目特别像师傅”,这是相声的传承。很多网友觉得是姜昆抄袭,“可能是不太了解相声的传统和规矩”。而姜昆以传统相声节目再次出现在春晚,只是证明和社会主义文艺传统密切相关并且在过去春晚引起轰动的“新相声”彻底衰落了。
保马今日推送萧武老师《从姜昆冯巩到郭德纲岳云鹏,社会主义文艺传统落幕》一文。针对相声类节目不断更替的现状,作者从建国前后曲艺界演员们的师徒关系谈起,再到对曲艺内容社会功能的要求,以及不同演员自身学艺的时间和内容的区别,观众主体的变化,指出笑星的新老更替,也是时代环境的变迁。由传统曲艺与文化在与现代对接时面临的尴尬境地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走出困境,为传统曲艺节目注入新力量。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熏烟字篓”,感谢萧武老师对“保马”的大力支持!
从姜昆冯巩到郭德纲岳云鹏,社会主义文艺传统落幕
文/萧武
冯巩果然没有出现在猪年春晚上,姜昆也没有,唯一剩下的一个,是岳云鹏和孙越。
▲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演员姜昆与搭档戴志诚表演相声《欢乐方言》。
从姜昆、冯巩、赵本山、黄宏、潘长江、陈佩斯等老一代笑星,到现在的贾玲、岳云鹏、开心麻花、潘斌龙、乔杉等新一代。这不止是笑星的新老更替,也是时代环境的变迁。
相声界和其它曲艺一样,在旧社会是不入流的社会边缘人群,也就是所谓的走江湖的,社会地位很低,很多人家把孩子送到曲艺班子里学艺的时候,实际上等于卖身给班主,只为让孩子有口饭吃。在那种条件下,班主与徒弟名义上是师徒,实际上,谁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都不为过。师徒关系只是好听而已,就像妓院里的老鸨和每一个卖身的姑娘都算是母女关系一样,要把这种关系过分道德化、伦理化,基本上属于对民国范儿一厢情愿的想象。——当然,这里只是说普遍情况,不排除个别班主对卖身入班的徒弟可能还是不错的。
当然,在旧社会,曲艺班子走江湖卖艺糊口,一大帮子人都要有口饭吃,确实也不容易。所以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曲艺的品格,必须是媚俗的,也就是投观众所好,观众喜欢什么,他们就得演什么,否则就挣不到钱,也就没饭吃了。
什么东西最能吸引观众呢?这是亘古不变的,无非是走下三路,讲点或明或暗的色情段子之类。所以,旧社会的曲艺总体来说,格调是比较低的,都有不少比较低俗的内容,以此来取悦观众。至于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绝大多数曲艺班子考虑不到,生存的压力太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没有能力考虑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