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激战之际,美国终止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

2022-02-27 3660 4
作者: 瞭望智库 来源: 瞭望智库公众号

  当地时间2月2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将终止备受争议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

  这项臭名昭著的计划在2018年末由特朗普政府发起,首要目标就是优先认定所谓的“盗窃商业秘密”和“经济间谍”案,并且优先使用司法部的核心工具——刑事调查和起诉。

  此后3年中,美国FBI和司法部在科研和学术领域一方面清查外国影响力的渗透,一方面抓捕和起诉没有报告与中国有合作联系的科研人员。这项旨在打击所谓“中国国家安全威胁”的计划,致使30多位科研人员遭受无辜指控,其中绝大多数是华裔科学家。

  “中国行动计划”引发了中美两国学界和科技界的强烈抗议和广泛指责,美国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门负责人、助理部长马修·奥尔森在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审查评估后,宣布“中国行动计划”不是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正确方法,司法部需要做出改变和调整。

  对此,有分析认为,终止这一计划表明拜登政府对北京的态度软化和妥协,也有舆论解读为美国对华科技政策松动回调的积极信号,事实果真如此吗?

  文 |郝敏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补壹刀”(ID:buyidao2016),原文首发于2022年2月26日,原标题为《俄乌激战之际,美国终止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中国行动计划”叫停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遏制对华科技交流的威慑目的已经达到。

  在该计划实施的3年多时间里,美国FBI等调查机构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掀起大规模的涉华清查狂潮。

  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曾表示,该局对所谓窃取美国信息和技术的行为展开了2000多项调查,而且大约每10个小时就会开启一个与“中国行动计划”有关的反间谍新案件。

  美国司法部还不断泛化国家安全的概念,将违反披露申报制度与经济间谍、盗窃商业秘密等严重犯罪行为混为一谈,导致科研人员动辄被重刑严判,即便证据不足,也会牵强附会以虚假纳税申报等罪名指控,使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学术前途和家庭生活遭受灭顶之灾,一如麦卡锡主义时期的红色恐慌。

  中美正常的人文科技交流受到重创,很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终止了与中国的合作与联系。

  “中国行动计划”的发起人之一、负责哈佛大学利伯案和麻省理工陈刚案的联邦检察官安德鲁·莱林说,他对该计划的想法已经改变,不再担心研究人员与中国合作了,因为“威慑已经成功实现”。

  第二,种族标签定性挑战该计划存续的合法性。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