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布赖特走了,但另一个世界有很多冤魂要找她算账

2022-03-26 1221 0
作者: 后沙 来源: 后沙月光

  2022年3月24日,是美国及北约军队轰炸南联盟23周年。

  在当年,这场战争也被许多西方媒体称为“玛德琳(Madeleine)战争”,这是指美国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在台前幕后扮演了极其关键,不可替代的角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奥尔布赖特本人恰好死于科索沃战争纪念日的前一天。

  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家人在社交网站上宣布,当天早些时候,奥尔布赖特因为癌症病世,终年84岁。

  她是美国历史上的首位女国务卿(1997-2000年在任),拜登宣布官方机构为她降半旗致哀,CNN称赞她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了人权和民主……

  不过,奥尔布赖特这个名字总是与“杀人犯”联系在一起。2000年3月,她访问自己的故乡捷克时,被民众痛骂“杀人犯”,接着在波黑萨拉热窝也被骂“杀人犯”,坐车还被扔鸡蛋,在克罗地亚也是如此。

  只有在科索沃,她才得到了安宁,科索沃还给她立了一座铜像,以感谢她“帮助”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出来。

  中国对于奥尔布赖特的态度,对比一下鲍威尔就可知一二。

  2021年10月鲍威尔去世,中国外交部第二天就对他的家人表示慰问,并表示鲍威尔国务卿是美国资深外交家,我们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对奥尔布赖特则没有什么表示。

  鲍威尔虽然以“洗衣粉”闻名于世,但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决策者是小布什、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有英国首相布莱尔。

  奥尔布赖特则并非如此,这位国务卿早在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时就强烈建议美军入侵南斯拉夫。

  1999年初,克林顿对军事介入“科索沃危机”还有所犹豫:

  一、担心美军会陷入“越南式”的战争泥潭;

  二、担心导致俄罗斯离西方越来越远。

  但奥尔布赖特极力主张入侵南联盟,她不仅在白宫这样做,还到处游说北约成国员支持军事方案,她在伦敦指责那些犹豫者说:你们以为现在在哪里,是在慕尼黑吗?

  这句话暗示米洛舍维奇是希特勒,塞尔维亚是纳粹政权。如果北约采取“绥靖”政策,那么,科索沃阿族就会像犹太人一样遭到种族灭绝。

  也正是因为她的表现太过抢眼,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玛德琳(Madeleine)战争”。

  奥尔布赖特其人

  先说公还是先说私?先简单说点她的个人经历吧,她对南斯拉夫地区的恨是有个人因素的。

  奥尔布赖特原名叫玛德琳.科贝尔,1937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奥尔布赖特是她前夫的姓。

  她的父亲叫约瑟夫.科贝尔,1909年生人,是捷克犹太人一个大家族成员,科贝尔本人是一名犹太复国主义的激进分子。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