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使出六大舆论战套路,对中国至少有这些启示
俄乌冲突可以说是社交媒体时代第一场被“全网直播”的大规模战争。军事斗争之外,同样惊心动魄的是美国发动的全方位舆论战、信息战。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发起针对俄罗斯的高烈度舆论战,同时将中国污蔑为“帮凶”。(漫画|刘蕊)
在西方话语霸权加持下,海量新闻资讯伴随非理性的狂热情绪席卷全球,裹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和认知。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掀起的这场信息风暴并非以传播事实和真相为己任,而是沦为政治操弄、党同伐异的饕餮盛宴。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美国在此次舆论大战中使出的“六大套路”。
俄乌边境局势在去年底逐渐升温,美国摆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架势,上至白宫高官,下至坊间小报,各路人马轮番上阵撒情报、爆猛料、唱双簧,不断施放“战争迷雾”:先是预言俄罗斯“企图对乌克兰搞政权更迭”、“要在乌东制造事端、寻找开战借口”,后又呼吁美国公民和机构“迅速撤离乌克兰”,再到抖出俄军在边境调动、具体“入侵日期”、企图扶植的乌“傀儡政客”名单等细节。一时间,各种“俄罗斯惊天阴谋”满天飞,虚虚实实、真伪莫辨。
▲2022年2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很有可能决定采取军事行动”。
正当美方大打情报、信息组合拳之时,俄方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向美西方喊话,提出要通过谈判妥善处理乌克兰和欧洲安全问题,并多次向美国和北约提供安全保障文件草案。然而美国政府敷衍了事,始终没有严肃对待俄方的对话要求。俄外长拉夫罗夫当时说,“俄方除了感受到威胁,没有收到美西方任何回应。”
正如美国前国会众议员加巴德所说,本来只要美国说一句话,保证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可以阻止俄乌爆发战争,但他们偏不这样做。美方一系列消极举动,对局势的紧张升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政府和媒体的“驰名双标”在乌克兰危机中再次刷新下限,上演了一出出魔幻现实主义闹剧:
美国要求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违反国际法”兴师问罪,却绝口不提自身历史上对拉美奉行“门罗主义”的霸道行径,以及非法轰炸南联盟,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累累血债,更没有丝毫悔过赔罪的担当。
▲美国扬言要让俄罗斯“承受代价”,但多年来,美国一再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输出动乱,付出惨痛代价的却是当地平民。
美国常年推销“文体无国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新自由主义论调,但战端一开便大搞“白色恐怖”,导致大量俄罗斯海外财产被强行征收,艺术家、运动员等被排挤、迫害,连猫、树甚至《天鹅湖》都被制裁。不少在美国的俄罗斯餐馆无端遭到打砸冲击,场面堪比当年纳粹袭击犹太人商铺的“水晶之夜”,但美国各界却只当无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