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一生:养老问题与资本时代的社会再生产
他们当牛做马若干年,培养子女继续当牛做马,交了一辈子养老金,老来想着颐养天年,却还要服从资本的差遣来填补各种“缺口”,充实资本的力量。其实,说到底,劳动者的一生在资本手里都只是算计和买卖的对象。
在这个时代,市场用物的尺度俯视众生,人不过是维持市场再生产的手段。但人的再生产总归不能如物的生产一般可迅即控制和支配,于是,人口就一直是一个甩不掉的问题。过去嫌人多,现在嫌人少,都是一个道理。
又是一年春天。万物滋长,生机盎然,鸟翔鱼游自在畅快,虫鸣蛙声不绝于耳。高尚的人们沐浴春光春景之间,睹物思人而反求诸己,又惦记起了人口问题。去年春末好容易推行了放开三孩限制的政策,却没见着什么效果,各种歪招也陆陆续续地被提了出来,各自热闹了一阵。今年则新推出了一个叫做“个人养老金”的政策,说是能够为“养老”锦上添花,然而还是引起了老百姓的警觉。无论政策初衷如何,出台相关的人口政策总是显得有那么点儿吃力不讨好。
三胎政策也好,“个人养老”也好,它们只是人口“问题”的导火索,只是大家发泄平时积压在生活中的种种不满的宣泄口。这些不满来自这个时代社会再生产的矛盾运动和它带来的人们的现实生活的种种艰难。唯有理解现实,才能从这些表面的情绪进入问题本身,才有解决矛盾的可能。
孩子的生养问题和所谓养老问题事实上是连在一起的。人口老龄化常常被作为鼓励提高生育率的理由,而这些年来的低生育率也使得老龄化问题好像变得特别突出。许多地方出现了所谓的养老金缺口,还有些人不停地鼓吹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问题也这样就刺目地悬在人们生命历程的前方。这些所谓的人口问题总是被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来,然而,它们总归是一个问题,即社会再生产如何进行的问题。
一
一个社会总是要再生产出它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出它的生产关系,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持续地存在下去。譬如说,在农业封建社会,农民要种粮食,每年都要留足种子,要喂养好耕牛,要修理和新造农具,否则,来年的收成便没有了保障,人也就活不成了。这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当然,要成为一个封建社会,它还要不断地生产出农民和他的剥削者地主阶级,还要使这样的统治关系和剥削关系持续地被生产出来。它要使地契、田租、衙门和差役继续存在,使这种“天道”持续下去。总之,要使得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关系持续地存在下去,这个过程就被称作社会的再生产。
在任何社会,生产要继续进行下去,便要不断地再生产出劳动者、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再生产出生产关系来。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以雇佣关系为基础,没有了劳动力和产业后备军,这种生产关系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基础。所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尤为重要。这样,资本便要为了劳动者种群的存续而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这个工资看上去是发给劳动者个人的,但事实上,却要发放给整个再生产中的无产阶级队伍,包括那些处在脱离了劳动关系或处在没有劳动能力阶段中的无产阶级。前者能够维持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使工资在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处徘徊,后者则关系到劳动力再生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