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为何践踏俄罗斯底线?

2022-05-17
作者: 虚声 来源: 虚声微信公众号

  11月15号,芬兰总统和总理同时宣布申请加入北约。旁边的瑞典,也嚷着要加入北约。

  如果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的地缘战略会变得很糟糕。

  鉴于芬兰和俄罗斯之间长达1300公里的边境线。加入北约之后,芬兰和俄罗斯之间从北冰洋到芬兰湾漫长的边境线,就变成了北约与俄罗斯的边境线。

  再加上已经加入北约的波罗的海三国,整个波罗的海都成了北约势力范围。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窗口,只剩下芬兰湾一个角落。

  因此从地缘博弈角度看,芬兰加入北约对俄罗斯是极大利空。

  前不久俄罗斯对芬兰加入北约这事儿发出严厉警告,芬兰85后美女总理马琳强硬表示,“尽管放马过来!芬兰土地之下几米深处埋葬着20万俄罗斯士兵的尸骨,欢迎你们来陪伴你们的祖先。”丝毫不退让。

  要知道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的旗号之一,就是阻挡北约东扩。现在乌克兰战争没结束,芬兰就想加入北约。

  芬兰这是赤裸裸地践踏俄罗斯底线。俄罗斯能忍么?

  回顾过去百年历史,芬兰一直严守中立,为什么现在要放弃中立?

  01历史恩怨

  芬兰地处北欧,在波罗的海和北冰洋之间,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内;陆地邻国只有挪威、瑞典与俄罗斯三个。其中瑞典和俄罗斯隔波罗的海相望。

  欧洲大历史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也就是大英帝国崛起之前,欧洲历史主要分成两大块:

  阿尔卑斯山以北,各国家与民族以地中海为中心搞事情。典型代表是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他们的兴趣是把地中海变成帝国内海。

  阿尔卑斯山以北,各国家与民族以波罗的海为中心搞事情。其中以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能量最大,他们幻想着把波罗的海变成帝国内海。

  日耳曼人之中,只有瑞典帝国曾经有机会把波罗的海变成内海。

  在17世纪几乎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处于巅峰时代的瑞典帝国称霸波罗的海。

  不仅旁边的芬兰和挪威都在瑞典的版图内,就连如今的波罗的海三国与包括圣彼得堡在内的芬兰湾也在其控制下。

  每一个强者都会得罪很多人。

  瑞典强大时让丹麦、沙俄、波兰等国非常不爽。

  于是在1699年,波罗的海周边的俄罗斯、丹麦和波兰这几位老铁成立了一个反瑞典联盟,沙皇彼得大帝为盟主。

  在1700年,也就是联盟成立的第二年,沙俄和瑞典开启了漫长的北伐战争。

  那场漫长的拉锯战持续了20多年,瑞典曾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但是关键时刻,查理十二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为了打垮沙俄而进攻莫斯科。

  查理十二世和后来的拿破仑与希特勒一样,败给了莫斯科寒冷的冬天;不仅兵败,还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了。瑞典帝国由此而衰败。

  赢得北伐战争的彼得大帝成了波罗的海东岸的霸主,从瑞典抢了一系列领土,包括芬兰湾旁边的圣彼得堡。

  为了展现自己的功绩,彼得还把沙俄首都迁到圣彼得堡。

  沙俄和瑞典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百余年。

  到19世纪初的1808年,沙俄到了亚历山大一世时代,再次战胜瑞典,赢得了芬兰的统治权。后来这位沙皇老铁战胜了拿破仑,声望达到巅峰。

  沙俄由此统治芬兰一百多年,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芬兰才找到机会独立出去。

  02结仇

  独立之后的芬兰一直防备着苏联。因为在领土嗜好方面,苏联和沙俄并无二致。

  经过一番强势兼并之后,苏联已经把沙俄帝国的版图恢复得差不多了,芬兰就成了苏联的下一个目标。

  芬兰为维护独立,只能和苏联死磕。

  战争一触即发。

  由于芬兰离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较近,苏联觉得缓冲区不够,自己的战略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由于纳粹德国的崛起,致力于东扩;苏联在波罗的海感受到巨大的威胁。

  苏联想在纳粹德国东扩之前拿下芬兰,和纳粹德国平分波罗的海;于是便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动苏芬战争。苏联的目标是直接通过军事行动并吞芬兰,让其重回以往俄属芬兰的地位。

  双方打得非常惨烈。

  苏军虽然牌面上占据很大优势,但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原因很简单,芬兰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查理二世、拿破仑、希特勒都在俄罗斯腹地惨败,就是因为莫斯科一带实在是太冷了。俄罗斯人可以以逸待劳。但是去进攻芬兰,就是另外一个局面。

  芬兰不仅冷,而且还多山。

  大家看下芬兰地形图,大部分领土维度比莫斯科还低,三分之一的国土都在北极圈内部,其余部分也在北极圈周边。苏军虽然有坦克啥的,面对芬兰的山地密林也难以施展。

  与此同时,芬兰人由于一直在高山密林中打猎,很多猎人是天然的狙击手。

  所以战局对苏军非常不利。苏军伤亡数量是芬军的三倍。

  芬军虽然伤亡比苏军小很多,但芬兰总人口实在太少,整体看伤亡也是非常惨重。

  苏芬战争导致两个结果:

  1、纳粹德国认为苏联不堪一击,刺激了入侵苏联的欲望,最后自己被苏联反推了。这个层面大家都知道了。

  2、苏联和芬兰结下死仇,芬兰倒向了西方,一直到如今。

  大家可能纳闷,既然芬兰被俄罗斯统治一百多年,为什么不愿意和俄罗斯过日子,而一定要倒向西方呢?答案主要有两层因素:现实利益和地缘博弈。

  03先看现实利益

  从纯粹的地理角度看,芬兰环境较为恶劣。冬季极夜漫长,土地常年冰冻,且多被森林、湖泊覆盖,可耕种的土地很少,除肉、蛋、奶之外,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几乎全靠进口。

  但经济层面非常富裕,人均GDP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各类排行榜上,芬兰的幸福指数都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芬兰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38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只有500多万人口。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整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约80%。

  芬兰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并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另一个原因是,芬兰在高端制造方面也表现不错。

  别看芬兰人口很少,但也搞出来诺基亚那样的巨头。

  在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就是手机界的天花板。

  此外芬兰在旅游、游戏、通讯等方面表现也不错。

  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些产业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但芬兰并不是一开始就富有,最初也很穷。它是怎么富起来的呢?

  时间回到二战末期,苏联在战场上已经对德国取得压倒性优势。芬兰由于曾经受过德国的帮助,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1944年9月19日,苏联和芬兰缔结《苏芬停战协定》。苏联要求芬兰在割地的同时还要向苏联赔偿6亿美金。

  芬兰当时穷得叮当响,根本赔不起。后来在英、美的斡旋下苏联同意把赔款数额降到3亿美金。芬兰仍然赔不起。

  最后苏联又打了折,降低到8年赔2.26亿美元。芬兰还是赔不起,但也不敢说。最后芬兰用了两招才算过关。

  招数一,芬兰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有人甚至把婚戒捐献出来。

  招数二,进行深度经济改革,随后便开始大力发展造船业和加工业。

  西方看见芬兰如此硬气,明里暗里去输血支持,帮助芬兰完成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后来芬兰在和西方的贸易中,逐渐发达。

  一方面是苏联要吸血,另一方面是西方输血。芬兰倒向西方也就不足为奇。

  二战之后的冷战时代,芬兰是中立国。

  虽然芬兰偏向于西方,但由于离苏联太近,苏芬战争实在是太惨烈,又不敢和北约走近。

  苏联解体之后,芬兰还是中立国;虽然没有加入北约,但加入了欧盟,经济迎来另一波增长,搞出一批高科技企业。

  所以从现实利益看,芬兰是靠西方富起来的,自然是偏向西方。

  按道理说,芬兰可以继续当一个富裕的中立国,为什么要加入北约呢?这就牵扯到地缘博弈了。

  04地缘博弈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之前,芬兰没要加入北约。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之初,芬兰也没要加入北约。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陷入拉锯战之时,芬兰要加入北约了。

  说到底,俄军在乌克兰战场表现不及预期,让西方及芬兰看到了俄罗斯的虚弱。

  按道理说,俄罗斯虚弱也好,强大也罢,芬兰保持中立并无坏处。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中立,投入北约的怀抱,践踏俄罗斯底线,幕后推手还是美国。

  芬兰经济靠西方发展起来的,也意味着社会层面和西方全方位融合。美国是整个西方社会的老大,美国的资本、意识形态也便全方位渗透到芬兰。

  芬兰加入北约这事,主要是美国主导。本质上来说,并非芬兰主动加入北约而践踏俄罗斯底线,而是美国需要芬兰加入北约践踏俄罗斯底线。

  如果俄军在乌克兰表现给力,那么芬兰不会配合美国。但俄军表现不及预期,芬兰便配合美国去践踏俄罗斯底线。

  所以说到底还是实力问题。如果俄罗斯表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芬兰还是会继续当中立国。

  1950年,毛泽东和周世钊谈论抗美援朝时提出的著名论断: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个前提就是实力。当年志愿军在朝鲜半岛展现出非凡的实力,所以一战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但是如果实力不足,就很容易变成:

  一拳打不开,百拳打过来。

  俄军表现不给力,西方就有百拳打过来。芬兰加入北约践踏俄罗斯底线,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拳头。

  05一点反思

  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尚有变数。

  比如土耳其表示不欢迎两位北欧老铁加入北约,鉴于土耳其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如果投反对票,那么两位北欧老铁就无法加入。

  比如说法国,并不想凡事看美国脸色,还想和俄罗斯继续搞关系。

  如果俄罗斯想要等待变数出现,还得要俄军表现得更猛一些。比方说俄军如果能在短时间拿下东乌和南乌,并控制第聂伯河以东,那么出现变数的概率就会大一些。

  简而言之,俄军与俄罗斯的困境,根源在于俄罗斯经济层面表现不给力。虽然俄罗斯有大量的土地、石油、天然气、粮食等硬通货,但在新经济领域实在过于寒酸。

  最后想起设计师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