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推行常态化“隔天核酸”?

2022-05-23 939 1
作者: 孙玉良 来源: 微信公众号“良评”

  5月21日,谐音“我爱你”。这天河南推出了一个“我爱你”的创举,震惊世界。据大河网等多家媒体综合报道,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通知,要在全省执行一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隔天核酸”。这是全省“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服务指导意见”,河南省省会郑州市5月底作为试点城市先行启动。

  此举如果推行开来,绝对是一个“创举”,一个常住人口近亿的大省,如果加上流动人口绝对超过一亿的大省,每48小时做一次核酸,且成为常态工作机制,这真的“科学”吗?我严重质疑这种做法,窃以为有点“过度防疫”了。

  河南省说,“此举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更早发现潜在风险”。理由光明正大,无可非议,但我所担忧的是:

  这样密集的核酸,谁花钱?不管是个人花钱,还是国家花钱,是否都太多了?这就如同居家过日子,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哪一元钱买盐,哪一元钱买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还有很多亿人月收入仅千元左右,并没有“小康”,这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全都用在核酸检测上,这日子过得下去吗?个人觉得还是应该统筹兼顾下。

  如此密集的核酸检测,是否会造成群众恐慌心理?如果疫情严重,这样的核酸密度,显然有利于“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无可非议;但如果仅仅为了防范疫情,这样密集的核酸,这样的工作状态,让工作人员和群众每天生活在神经高度紧张中,真的“科学”吗?可以预料的是,就像喊“狼来了”一样,起初群众会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引起恐慌心理,但时间长了必然耳朵听出了“茧子”,麻木不仁了。

  如此密集的核酸检测,有没有考虑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拿固定工资的公职人员,还好说一点,反正旱涝保丰收,我最担心的是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微薄甚至没有收入的群众。这三年的疫情,已经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小企业倒闭的难以计数,下岗失业的难以计数,因为日子难以持续抑郁自杀的悲剧,时有听闻。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如果不考虑民生只考虑官帽,那就是渎职、失职。我不知道老百姓的日子,在决策时有没有被通盘考虑进去。

  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集中排队也有传播疫情的隐患。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但不要太高估老百姓的整体素质,戴口罩都那么规范吗?现实情况是,一个口罩戴N天的比比皆是,只盖住嘴巴露出鼻子的比比皆是,戴一会摘一会的比比皆是,不戴口罩的也不在少数。如果因为去做核酸而造成交叉感染,是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认为做核酸也是一种有传播危险的聚集,如果真有阳性患者混迹其中,传播风险是有的。

查看余下2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