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码警告”背后,是谁掏空了河南村镇银行?

2022-06-15 1966 0
作者: 牲产队长 来源: 牲产队公众号

  健康码红码原本是用作疫情防控的,但现在,河南给健康码红码赋予了新的内涵。王女士、邓先生以及张先生等人,在刚到河南时,自己的健康码就变成了红码。当地的工作人员当即要求对他们进行隔离。可在隔离期间,核酸检测却为阴性。

  截取自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除了他们,北京、深圳、湖南、云南、重庆等各地都有人一觉醒来,自己的健康码就都变成了红码。他们在最近14天内,都没出过远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河南村镇银行储户

  赋予他们红码的不是他们所居住的城市,而是来自遥远的河南。我们都知道,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红码人员无法乘坐公共交通,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也不能与外人接触。如果我们被赋予了红码,基本上就是寸步难行。

  为什么河南要对远在北京、深圳、湖南、云南以及山东等各地的村镇银行储户赋予红码?他们要做什么?队长相信,这已经不言而喻。

  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已经发生了许久,后台一直有读者,也有受害者让队长写一写。今天,队长就来跟大家谈谈,为什么储户放在银行里的钱会取不出来?是谁掏空了河南村镇银行?

  目前,存款无法取出的河南村镇银行一共有四家,分别是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此外,在安徽的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和黄山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都停止了线上取款服务。

  河南村镇银行成为银行理财爆雷的重灾区。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过:“在实践中,承诺保证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可是,河南村镇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在4%-5%之间。要是按照这个标准,郭树清本人就要上当被骗。

  资本家已经不讲武德了。你以为你躲过了P2P,把钱存在银行里,买一个低收益率的银行理财,总是稳稳当当的?可谁能想到,老鼠钻进了银行里,直接偷本金了,300亿存款不翼而飞,无数储户一辈子的积蓄就这么拿不出来了。

  为什么河南村镇银行会走到这一步?队长给大家慢慢来讲清楚,尽量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看股权。在大多数国人心里,银行基本上都有国有,但涉案的4家河南村镇银行并非如此,而是民营资本占据大多数股权。

  我们就拿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来举例。它的第一大股东是许昌农商行,持股20.5%,剩余79.5%的股权全部掌握在民营资本手里。而许昌农商行一共有76个股东,其中25个是失信被执行人,最大股权持有者也就4.54%,民营资本占据绝对控制权。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