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危机:欧洲跌倒,美国吃饱,某大国含泪赚差价
欧洲这几天似乎有点被冻醒了,随着气温下降,乌克兰热度也在下降,欧洲民众们关心的是电价和取暖问题。
德国、法国、英国等传统欧洲大国,每隔几天就有数万人上街示威。10月8日,几万名德国人在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组织下到议会大厦门口抗议,口号是“能源安全和降低通胀—德国优先”;英国伦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等50多个城市举行了示威活动,口号是:“我们受够了,拒绝支付”,还有人当街烧了电费账单;革命老区更不用说了,“黄马甲”卷土重来。
连摩尔多瓦,10月9日也有6万人在首都基希讷乌示威,全国总人口才330万。他们要求政府向民众支付电力和天然气上涨费用,还要求追随美国政策的总统马娅·桑杜下台。
但欧洲就算被冻醒,也已经晚了,“北溪”管道一断,一了百了,这个冬天主要就只能依靠美国和挪威的天然气,还有态度模糊的卡塔尔。
法国总统马克龙出来“抗议”了,他近日在巴黎巴黎举行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称,欧洲国家应该与亚洲经济体一起,要求美国和挪威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天然气。
他说,“美国用四倍的价格卖给我们(天然气),这个事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
这种时候跟美国讲”友谊“?再过几天等气温降到零下,美国的”友谊“会更加令欧洲记忆深刻。
价格翻4倍算什么?这还满足不了能源巨头的胃口。
如果说冬天是俄罗斯的盟友,那么冬天现在也是美国的金主。美国能源巨头如果不趁着这次危机狠狠刮欧洲的肉,吸欧洲的血,那它就不是美国。
以前有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欧洲,美国液化天然气由于开采成本、运输成本偏高,在欧洲没有什么竞争力。
欧洲也因此得益于俄罗斯天然气,能源保障不仅充足而且廉价。
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是俄气最大的受益者,无论是企业还是民众。
当形势反转过来时,德国就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靠洗澡洗四个部位、烧柴、爬楼真能解决取暖问题?那是家里生活无忧政客们的鬼扯。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10月6日终于想出一招,他要拉韩国和日本共建G7+的”饥渴者联盟“,说白了就是买家组团搞”团购价“,进退一致,迫使商家”优惠“。
但这可不是拼夕夕”砍砍砍“,这是伤害美国利益的行为,日韩有胆叫板美国?
10月8日,美国彭博社报道,柏林市民为了取暖,几乎砍光了蒂尔加滕中心公园里的树木,另外,德国人开始对使用马粪作为燃料感兴趣。谁也不会想到德国人居然会使用世界上最古老的燃料来取暖,这让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