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成:派驻机构进行“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为何不得劲?

2023-03-26 2862 2
作者: 焦俊成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明确规定,派驻机构应当重点监督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派驻机构加强对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既是派驻监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是实现有效监督全覆盖的关键环节,以及提高监督效能的策略和方法。当前各级各类派驻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普遍存在着监督力度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方法不多,不会监督。一些派驻机构纪检监察组组长认为监督“关键少数”难度大,遂将监督重点放在了中层干部或二级单位上面,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一般党员干部监督上,造成对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缺失;对“一把手”权力运行情况监督手段单一,实践探索不多,不能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的对“关键少数”聚焦不够,实施政治生态画像不精细;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实施政治监督过程中,不善于从业务问题背后审视政治偏差,政治监督不够聚焦、抓手少;等等。如江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商务厅纪检监察组调研时发现,对被监督单位党组一把手的监督还停留在工作会议上、议事决策上,对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的掌握也停留在会议过程上,点对点、面对面的监督办法不多、措施不细,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做得不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调研时发现,派驻机构聚焦“关键少数”“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监督不够,对重点监督对象特别是被监督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掌握不多,“探头”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顾虑较重,不敢监督。一些派驻干部没有深刻理解派驻监督不是同级监督和下对上监督要义,因为驻在部门“一把手”级别高,就觉得自己底气不足、不敢监督;有的派驻机构负责人不敢担当、不善作为,不敢唱黑脸、怕得罪人,一旦遇到“一把手”违纪情形,往往做不到板下脸来坚持原则、严格监督执纪;有的对驻在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顾虑较重,尤其是对“一把手”实施监督很棘手,面上监督较多,具体人和事监督偏少;有的斗争精神不足,参加党组会以建议代替监督意见,导致本应直指问题红脸出汗的“面对面”监督,变作不痛不痒态度暧昧的“协商”。

  三是存有“老好人”思想,不愿意监督。有的派驻组干部派驻时间长了、人员熟悉了,在工作中瞻前顾后,热衷搞“左右逢源”,不愿得罪人、不愿较真碰硬,致使监督流于形式;有的派驻组同志自愿当“上门女婿”,履行监督职责时关心的是个人小面子,抹不开面、拉不下脸监督;有的监督方式更多是“提醒式”,对决策方面的监督有意避开或者不涉及,造成监督效果的“蜻蜓点水式”,没有进入权力监督的“深水区”;对“关键少数”监督常常处于被动局面,上面“拨一拨”,下面才“动一动”。如云南省昆明市纪委监委研究室在调研时发现,有的派驻机构负责人因监督对象庞大、专业性强、人员情况复杂,工作中存在畏难心理,对发现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担当精神不够,等等。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