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吉坷德:马克龙走了,俄乌冲突的拐点来了
马克龙走了,这位帅气依旧,忠于爱情的“小马哥”受欢迎的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一位同样颜值很高,但是面部模糊的“小马哥”。
马克龙率领一个庞大的经贸团队来到中国,他需要同中国在经贸合作上有一个亮眼的政绩;因为法国人民对他可不像中国人民这样友好,他们正在用罢工和对抗向他讨要说法。
无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合作愿景上,马克龙都已经满载而归,满意而回。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却不是这个,而是集中在了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快结束乌克兰危机的有关内容。
不知不觉中,中国在人们的眼中成了调停俄乌冲突的关键角色。人们似乎刚刚发现,这个世界离开中国已经很难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中国“中立”的立场和“公平”的价值观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可。
法国是欧洲最重视战略自主与独立外交的国家。马克龙在欧盟乃至世界重要事务中一直积极充当协调人,哪怕普京用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会议桌同他交谈也仍然乐此不疲。
中法不出意料地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中方重申政治解决和劝和促谈,法方主张重启政治谈判,以外交手段解决危机。马克龙高度推崇中方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加强沟通,共同努力。
就像马克龙拿到的大单一样,这种沟通其实早就已经开始。马克龙将与中方就乌克兰危机开展讨论,并尽力推动和平谈判早就已经不是秘密。法国并不隐瞒希望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俄乌停火,寻找和平解决方案的意图。
和平是大势所趋,但是和平需要一个有分量的斡旋者,这个斡旋者需要具备中立和强大的独特地位。放眼全球,整个西方都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除了中国,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备选者。
中国促成了沙特和伊朗的和解惊艳了整个世界,也在人们的心理上成了俄乌冲突理所当然的调停者。西班牙政府已经率先表态,赞赏中国的和平协议。马克龙此行颇有锦上添花的味道,对他自己和法国都是加分的行为。
20天前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俄罗斯作出了重要承诺,重申尽快重启和谈,并欢迎中方通过政治外交途径为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得到这样信任背书的,也只有中国。
在中俄首脑会面前,秦刚外长就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沟通。库列巴肯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高度重视中国在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中的作用。随后有媒体报道称,泽连斯基希望来北京与中方进行会面。中方在与冯德莱恩会面时也提到在条件具备时,欢迎泽连斯基来访。
中国一方面与俄罗斯加强沟通,同时与乌克兰加强对话,推动双方排除外界干扰,从本国利益出发,增强和平谈判的积极性。“中国版的和平方案”为此提供了一个沟通和商谈的平台。马克龙在启程来中国前也同泽连斯基通了电话,提议通过外交努力结束俄乌冲突,这同中国的立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