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陈志龙事件,真假很重要,但是真理更重要
所谓的“中国电科员工微信群怒骂领导布置加班要求”的事情依旧在发酵,根据最新的官方调查,这完全是一则编纂出的“小故事”而已。
然而,从4月5日当天主流舆论的沸腾方向来看,很显然这则人为打造的“小故事”的主角陈志龙,作为构造故事里一名实实在在又普普通通的被剥削者,以其骇人胆魄和论据充分的语言逻辑——特别是怒怼老板的忠实走狗(“小故事”中的董俊和黄珂林)、毫无保留地扒了所谓“管理层”的外皮,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真心拥戴。
而在4月7日晚间“小故事”的真相由官方发布后,许多人却又开始船头调转、屁股挪窝,控诉讥讽起了4月5日时的全网声浪……
OK……如果你认为:
管他呢,只要是谣言假新闻,就得一刀切地否定并声讨奚落假新闻背后的追随者,管他什么民意不民意……
OK OK O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也有表达声音和情绪的权力。这样的人,我祝您生活愉快,只能说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也只是说说个人想法,只代表自己。
1
事件(不论是属实还是杜撰)本身,这是导火索;而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则是“根本原因”。
中学时代,在答历史大题时如果你仅针对“导火索”而不谈根本原因,那恐怕是要得0分的。
历史上诸多战争或社会运动的导火索往往也只是一场误会或是一件很小的事端,却最后能够酿成滔天风暴。
半个世纪前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甚至因为一场足球赛而爆发了战争,你能说“如果没有那场比赛就不会办法冲突”吗?现实是,两国早就因为种族矛盾和领土争端蓄仇已久,这才是战事燃起的本质缘由。
同理,如果没有这则“陈志龙小故事”,网友们针对眼下国内严重难覆的加班现状而长期积攒的满腔怒火,就不存在了是吗?
鸵鸟思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迫使人们习惯于现状而日渐麻木地“认清现实,放弃抵抗”,甚至是“放弃愤怒”。
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如是言:
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这是最可怕的势力。没有在斗争中百炼成钢的党,没有为本阶级全体忠实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虚构的“愤怒的陈志龙”,竟可以引发如此规模庞大的附和者与称赞声。
同样是煽动情绪的谣言满天飞,2021年的成都49中事件为什么很多人从一开始即抱以怀疑态度?
因为「土壤」与「环境」。
动不动就手捧一束鲜花在那站着“无声的抗议”,这从来就不符合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不符合我党的革命政治文化,一看就是背后有境外推手在进行洗脑、教唆、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