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马斯克访华,野心与争议
马斯克中国行已经结束,在欢呼中落地,在欢送中离开,共计44个小时,堪称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最重要的商界人士访华活动,热度远超星巴克CEO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
马斯克上一次来中国是三年前,见证了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落成。
正是这座在上海的“No.1车厂”(十个月建成,三年交付百万辆)拯救了彼时焦头烂额的马斯克,这里没有德国绿党发动的环保游行,也没有美国各种工会要求提高福利待遇的斗争——相反的,却给予了特斯拉包括土地、税收、贷款在内的各种大幅度优惠。
所有的一切,中国的官员都对马斯克无不表露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态度:只要你来,所有的“麻烦”政府都帮你解决。
两年前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马斯克也曾发推称:
中国实现的经济繁荣确实令人惊叹,尤其是基础建设方面!
此次访华,马斯克也再度视察了上海工厂这座特斯拉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生产交付基地。
但是,这并不是他此行的重点。
今年的访华,马斯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推动特斯拉的独门绝技——FSD(全自动驾驶)正式落地中国市场。
然而,巨大的野心背后也暗藏着诸多争议。
1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产品主要有三个:AP(自动辅助驾驶)、EAP(增强辅助驾驶)和FSD(全自动驾驶)。
其中AP为免费标配,这在目前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并没有优势,基本每一家新势力厂商都会匹配自己的辅助驾驶系统。
而EAP是在AP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机召唤、自动泊车、高速NOA等功能,目前在中国地区为增配,售价3.2万,这实际上也很难对理想、小鹏等国内成熟新势力车商构成打击。
真正足以形成降维优势的,就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灵魂产品FSD,其主要功能包括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基于导航路线的)城市道路自动转向等。
马斯克宣称它是:
可以完全脱离人为操控的高精度自动驾驶。
但是,一直受到数据安全争议和地缘政治影响,特斯拉FSD始终没有通过中国方面的审议而进入大陆市场。
并且,由于特斯拉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特斯拉汽车还受到大陆许多地方(主要是事业单位、行政场所、军事禁区)的驾驶限制。
在特斯拉上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花了较大篇幅对外介绍了FSD的商业前景,其中不乏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未来FSD一定会比人类驾驶员安全十倍。如果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车辆本身可以在很多用户之间共享,能够提高五倍的汽车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