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马克龙进退两难,非洲出现“反法同盟”
尼日尔这场政变,正在令法国的非洲战略面临破产的境地。
法国成为了尼日尔“头号敌人”,驻尼大使馆遭到数千人围攻,法国正在撤侨。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尼日尔危机已经外溢。
8月1日,西非的布基纳法索、马里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对尼日尔采取军事行动,将会被视为对两国宣战。
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也宣布支持尼日尔军方。
这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简直就是一个非洲版“反法同盟”。
马克龙放完狠话后,现在是进不得,退不得,头很大。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最主要成员国尼日利亚态度摇摆,它正在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采购米格-35)
“西共体”成员有尼日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佛得角、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塞拉利昂、塞内加尔。
现在它们内部分裂,有的主张制裁尼日尔,有的支持尼日尔。
如果法国指望通过“西同体”去解决尼日尔危机,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美国和英国也不会去帮助法国,美国“彭博社”前天还幸灾乐祸地发文称:两周前,法国外长科隆纳刚刚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向巴祖姆总统承诺提供财政援助。但政变发生后,法国的非洲战略陷入一片混乱。
如今,马克龙政府正在努力地让前殖民地国家相信法国的存在可以给他们带来好处……
法国想通过撤侨行动来证明尼日尔正变得十分危险。
但美国并没有跟进,8月1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科比表示:美国没有从尼日尔撤侨计划,白宫不认为美国公民面临直接威胁,美国也不打算帮助其它国家撤侨。
2018年特朗普决定撤军尼日尔之后,目前在尼日尔的美军只剩下不到1000人(文职和情报官员居多)。科比称,白宫目前没有将美军全部撤离的计划。
科比还说:美国没有在尼日尔事件中看到任何俄罗斯干预的迹象。
政变支持者们将俄罗斯国旗都打出来了,可见法国在西非的“势力范围”是有多遭人恨,美国这种态度,马克龙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尼日尔军方则已宣布停止向法国供应铀和黄金,而法国核电厂17%的铀原料来自尼日尔。
由于马里等国相继政变,法军不得不撤军到了尼日尔,驻扎在尼日尔的1500多名法军,是法国在西非最后的王牌。
然而在“反法同盟”出现的情况下,法军要是来硬的,说不定会全军覆没,法国的盟友们也只会看它笑话。
法国为何会成为西非众矢之的?
直接了当地说,法国作为殖民者,当年有多爽,今天就有多痛。
让法国痛的可不仅仅是非洲版“反法同盟”,还有法国国内冲突,6月底,法国全国骚乱,被警察打死的少年就是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