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张铁生的跌宕人生
1973年6月30日,知青张铁生在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却在试卷背后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交了一份被视为“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一夜之间他成了名噪全国的反潮流英雄。“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1975年8月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从此,红得发紫的张铁生开始频繁参加社会活动。“四人帮”被粉碎后,张铁生的政治靠山轰然倒塌。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他在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今年距“白卷事件”已经35年了,张铁生究竟怎样了呢?
来之不易的姻缘
人生跌宕,人情冷暖。令人唏嘘,催人深思。张铁生在经历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之后,一心想默默无闻地生活。
1991年10月16日清晨,他就是抱着这种逃离尘世的心境,走出凌源监狱的大门,重返尘世的。
当他重新呼吸到大自然的空气时,他已经41岁了。
张铁生出狱一小时后,驱车从兴城赶到凌源的家人,在招待所里找到了他。他的身体有些发福,头发还是那样黑,皱纹刻在他的脸上,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那么深。
在来接他的人中,张铁生一眼就认出了董礼平,虽然15年未见,姑娘已不再年轻,但她此刻在张铁生的眼里却美若天仙。过去,董礼平是他的同学,现在,董礼平对他来说重于生命。他站起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
他想起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1973年9月,根据张铁生想学兽医或学水利的志愿,分配他去铁岭农学院牧医系学习。提前报到的同学听说和大名鼎鼎的张铁生一个班,异常高兴,都希望能接到他,而真正接到他的是董礼平。她热情地接过张铁生手中的提包,带他向站外走去。张铁生还记得,当时她的脸挺黑,牙齿很白,一眼便知也是从大田里走进课堂的知青。
这以后,他们共同学习了3年,是很要好的朋友。毕业时,全班只有董礼平一人留校工作,所以,1976年12月,张铁生被押送回母校批斗后带走时,也只有董礼平一人默默相送。在那个沉重的时刻,她多想上前去和昔日的老同学张铁生打个招呼,说几句宽慰的话,可是,她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她只能在心里呼唤他的名字,祈祷他平安归来。
现在,他终于归来了。他向她走来,拉住了她的手,尽管她为此等待了5400多个日日夜夜,她毕竟等到了。那一刻,她含着泪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