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提倡国人过西方洋节?

2023-10-13 1089 0
作者: 综合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愚人节......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如万圣节,很多学校会举办万圣节活动,家长们绞尽脑汁,只为给自己的孩子拿到一个“全场最佳装扮”。有小朋友在万圣节模仿“无头女”“无脸男”,当场吓哭了同班小伙伴。

  我们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是存有差异的,提升到一定高度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在这里,有必要讲一讲文化侵略的问题。

  “文化侵略”的提法无疑起源于文化上的危机感。1921年1月陈独秀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分析了基督教在中国引起冲突的10条原因,其中第2条说“各国政府拿传教做侵略的一种武器,所以招中国人的怨恨。”……1923年2月少年中国学会的余家菊批评教会教育的危害有三点,其中第一点“教会教育是侵略的”,终于把教会教育明确与“侵略”挂上钩。再如:近代日本文化侵华史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一书只是通过两三个并非等位的面和点,来批判日本主要采取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

  因此,在我们中国,为什么不提倡国人过“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洋节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些极力倡导“西方文明”的人,或许会指着手指骂道:你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那么,下面的西方文化侵略,大家看了之后,会不会让人心里发慌。

2.jpg

  事实上,西方国家对于我国的文化侵略由来已久。美国1951年在其机密的“行事手册”中,提出了对付中国的情报策略,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不断修改,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令》,其主要内容包括:

  尽量用物质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思想,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成功了一半。

  一定要把青年的注意力引向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在民族之间制造矛盾与分裂,不断制造新闻来丑化他们的上层。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发动民主运动,利用一切资源来破坏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打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为了以文化站的方式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一方面对非西方国家高高筑起文化壁垒,另一方面又以贸易自由为名,千方百计打开和占领这些国家的文化市场。《华盛顿邮报》就曾自我炫耀,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今天在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旗帜掩护下,大量西方文化产品合法地涌入我国市场,正潜移默化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对以年轻一代为主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