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背后的倭寇鬼影
就历史来说,“台独”的最初制造者是倭寇。
倭寇自西元1895年逼迫满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后,对台湾列岛进行了五十年的殖民侵占。其间,倭寇一方面实行“总督”专制,大量向台湾派驻寇兵、移入寇民,实行严密的警察恐怖,残酷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掠夺台湾的资源,另一方面,以恐吓手段强迫台湾人民说倭寇语言、用倭寇文字,并进行观念、意识上的倭寇化“教育”。
倭寇的这种殖民行径,和西方殖民者一样,驯化了当地一些靠依附侵略者获得利益的“士绅”败类,这些悖逆之徒成为日后搞“台独”的孽种。
“台独”的正式公开露面是在西元1945年8月倭寇战败投降后:“日本军方的主战派很难接受日本投降的事实,他们不甘心失败,不愿白白地把既得的台湾'拱手相让' ,主张力保台湾,其手法就是策动'台湾独立'。当时,驻台日军参谋长谏山及中层军官中宫牾郎、牧泽义夫少佐等少壮派狂热军人,勾结台湾少数士绅与民族败类林熊祥、许丙之流,在台北的'太和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台湾独立自治运动',……他们妄图以台湾残存的40万日军做后盾,在中国政府接管台湾之前宣布'台湾独立',将台湾分裂出中国,维持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他们还叫嚣要把台湾变成'第二满洲国' ,作为日本帝国有朝一日再次复出的基地。然而,由于日本驻台湾总督兼驻台日军司令安滕利吉害怕台湾同胞与登岛作战部队里应外合,更对台湾民众缺乏自信,故反对上述举动,而且大多数驻台日军将领都服从安藤利吉的指挥,……因而使'台湾独立自治运动'与'第二满洲国'计划最终流产。”(李松林、杨建英:《中国共产党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及经验研究》页19,人民出版社西元2009年1月北京出版)这里简洁地介绍了当年倭寇与汉奸相勾结发起“台湾独立自治”的基本历史情况。
不过,“台湾独立自治”就是一个寇军参谋长、一些寇军中层“少壮派”军官和几个汉奸,在倭寇宣布投降后“突发奇想”临时搞出来的?恐怕未必。
根据相关文史资料披露,西元1946年初,国民党反动分子勾结投降后的倭寇乱兵在辽宁通化举行暴乱,参与暴乱的倭寇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参与暴乱的四个条件,其中第三条就是“在通化的日本人加入台湾籍”。由此可见,“加入台湾籍”是倭寇“台独计划”的安排之一。
把这条史料与前文引用的书中史料联系起来看:东北伪“满洲国”的倭寇残兵提出要“加入台湾籍”,而台湾的倭寇军官要搞“台湾独立自治”、建立“第二满洲国”。真是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