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3·15暗访调查吗?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2024-03-21 3292 0
作者: 大江 来源: 红歌会网

  上周恰逢“消费者权益日”。以前,每到3·15的时候,各媒体都会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调查新闻,奉献一场暗访调查的饕餮盛宴。现如今,随着媒体的集体转型,还保留着调查报道的媒体已经屈指可数了。

  相比于“燕郊燃气爆炸”和“规培女医生之死”这种自带流量的新闻报道,很多调查报道的性价比并不高,还能有媒体坚持把这类报道操作下去,让人由衷的肃然起敬。

  从流量的角度来说,这类报道如果不粘上大品牌则很少有人关注,但从媒体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不是大品牌,这类报道所造成的影响都更直接贴近受众。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更喜欢关注别人的苦难与悲伤,而对自己衣食住行中极大概率遇到的事情不为所动。这不能不说,既是媒体的遗憾,也是每个人的遗憾。

  正如徐志摩的诗: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标题:清退潮下的“编外人”

  作者:梁婷实习记者张瀚允

  来源:北青深一度

  时间:2024-03-12

  清退潮下的“编外人”

  “编外人”,一个并不隐秘的群体,一直以来备受忽视。他们跟在编人员一起工作,同岗同工甚至干得更多,岗位收入和福利待遇却与在编人员差距甚大。作为政府机关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虽然“同工不同酬”,但他们珍惜这份体面的的稳定,加倍努力。可是如今,随着各地“清理规范编外人员”,不少“编外人”面临被清退,中年失业、四顾茫然。这是北京青年报为我们呈现的故事,用鲜活生动的案例,描绘出一幅“编外人”群像,其中有知足,有感慨,有焦虑,有紧张,有辛酸,有无奈⋯⋯报道虽然没有明说,但字字句句都在呼吁:尊重“编外人”,善待“编外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希望有关部门听到北京青年报的呼吁,希望这群“编外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资深媒体人金明大)
 

  标题:记者调查:谁在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

  作者:李洪鹏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4-03-13

  记者调查:谁在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

  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10年前我做过一个策划叫做“被侵犯的手机”,报道了“SP运营商”(移动网内运营增值业务的社会合作单位)这个群体,当时为了找知情人士进行行业解密,大费周折。今天再读《谁在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发现,互联网时代提供了一系列的采访便利,比如黑猫投诉平台、各地官方网站的投诉留言板等,让运营商存在的监管漏洞一目了然,脉络清晰。

  过去的十余年,新闻记者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被改变,从线下跑新闻,转变为“线上+线下”跑新闻,通过海量的信息梳理,打破圈层壁垒,掌握破圈采访技巧变得更容易。(首页传媒副总编辑余衍飞)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