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威尔逊:一个虚伪的“和平主义者”
身为总统的威尔逊,不仅是冷酷的种族主义者,对非裔美国人群体产生了毁灭性影响;他还是一个“双面人”,在“和平主义”的面具下,隐藏着一个“侵略者”的嘴脸……
美国《大西洋月刊》2006年底投票选出的100位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中,伍德罗·威尔逊名列第10名,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仅次于亚伯拉罕·林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最伟大的美国总统。
“威尔逊”作为“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至今被美国人广为传颂。
然而,老墨要说的是,威尔逊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伟大,他不仅是一名残忍的种族主义者,更是一个有着两副面孔的伪君子。
虚伪的“和平主义者”
1918年1月4日,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十四点计划”演说,又称“十四点和平原则”,首次论述了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想法。1919年,他因此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现在的人们习惯性地将威尔逊的理念称为“理想主义”,威尔逊总统也时常被认为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威尔逊在他的任期内,不仅没能践行他的“十四点计划”,甚至还多次出兵干预他国内政。
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
首先,威尔逊政府多次出兵拉美各国。
1914年和1916年,美国两次出兵墨西哥;1915年,美国出兵海地;1916年,美国出兵多米尼加;1917年,美国出兵古巴;1918年,美国出兵巴拿马……
美国打着“反对独裁”的旗号,实际上,完全是出于霸权主义行径的军事入侵。
仅从两次入侵墨西哥来看,威尔逊的“战争贩子”嘴脸就一览无余。
1914年,美国首次入侵墨西哥,墨西哥韦尔塔政权垮台。但实际上,韦尔塔本人就是通过政变夺取的政权,还就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成功的。
在成功迫使韦尔塔辞职后,按照威尔逊的借口,美国理应停止干预墨西哥内政才对。但1917年,威尔逊再度派兵墨西哥,入侵韦拉克鲁斯和坦皮科,控制了特万特佩克地峡和坦皮科油田。
威尔逊所宣称的“反独裁”完全是美国入侵墨西哥干预内政的借口,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墨西哥政府,维护美国在墨西哥湾的利益。
美国1914年入侵墨西哥后,拉美各国,包括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和乌拉圭等迅速爆发了反美骚乱。英国政府也对威尔逊食言“美国不会在没有事先警告的情况下入侵墨西哥”的承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由此可见,威尔逊政府对墨西哥的入侵完全是不得人心的,甚至在帝国主义内部也没有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