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扬:增进中拉经贸合作,保障我国锂安全
锂,银白色的碱金属,是最理想的“电池金属”,被誉为“白色石油”。随着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国际对锂金属需求快速攀升,美国、中国、日本、欧盟等都将锂矿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范围内一场没有硝烟的“白色石油”争夺战已悄然展开,牵动世界经济发展乃至国际政治格局。谁掌握了锂矿,谁就掌握了新能源的未来。中国应尽快完善布局,增进中拉经贸合作,应对锂安全挑战。
一、锂的战略价值与拉美的战略地位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已处于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格局。锂金属被广泛用于陶瓷和玻璃、润滑脂、冶金、空气净化等领域,但是80%以上是用于电池制造,在新型能源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属于战略资源。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全球锂矿龙头美国雅宝(ALB)公司预计,全球锂资源需求年平均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从2020年的约35万吨增长到2025年的150万吨。保障锂资源供给已成为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如今欧盟已将锂列为29种重大经济和战略价值矿产之一,美国将锂作为50种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资源之一,中国将锂定位为24种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先后把锂列入了关键矿产清单。主要国家和地区对锂资源的关切,无一不彰显着锂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全球锂资源丰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球锂储量为2600万金属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1.38亿吨),同年全球锂产量约为13万金属吨(约碳酸锂当量68.9万吨),同比增长21.5%。但是,分布不均且高度集中,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之所谓“锂三角”就拥有全球超50%的锂资源。玻利维亚的锂储量最大(预计占全球总储量的21%),阿根廷次之(20%),智利的储量相对较少(11%)。但是,把可开采锂矿总量、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内,智利则是总体条件最优(锂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阿根廷次之(约5%),玻利维亚产量很低,也意味着发展空间更大。“锂三角”储藏的锂金属大多以盐湖锂盐的形式存在,丰度高、产量大、成本低,是廉价的工业用锂的理想来源。为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抢占新能源产业先机,发达国家纷纷挤进“锂三角”投资设厂,尽可能多地开采锂矿。锂的经济与战略价值使得该地区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地区之一,专家们担心,很可能如同中东那样遭遇“资源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