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华:弘扬探月精神 向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目标前进!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20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你们作出的突出贡献,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搭载4台国际载荷,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无数人的向往和梦想,我们对月亮的探索从未止步。上古时代,就传说着“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神话。而且距今几千年前,敦煌的藏经洞里藏着华夏子孙飞天揽月的梦想,曾涌现出利用躬箭射月的无数英雄。
月球是人类开展地外空间探索的理想基地,我国探月的脚步也没有停歇。
从2004年工程立项至今,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此前,我国已圆满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目标。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探月工程“绕”的第一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10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在环绕月球之后,于2011年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飞行并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2013年,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软着陆月球,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2018年,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并于2019年1月3日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成功获取1731克月球样品,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的高度。
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
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
由于嫦娥六号执行此次任务是开展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返回,所以她预选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以期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