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能否向富人征财产税,决定中国命运
上篇文章,我们给出一个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困境,必须靠大规模扩张的财政政策才能解决。而目前的财政困境,仅靠借钱不断扩大国债规模,又是一个大坑,绝对无法持续。今天我们就此再做展开。
穷人身上已经榨不出“油水”了
据《中金中国财富报告2023》中国总私有财富是440万亿。其中,有13.22亿人仅占全国私有财富的7%,人均2.2万元;富豪人口460万,占全国人口的0.33%,却占私有财富的67.4%,人均6304万元,是前者2865倍。
这个判断,也得到招行私人银行基本数据的印证,如下图:
从这些基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财富高度集中在极少数群体手中。
与此同时,中国“穷人”的负债却已经赶上了全球最高水平。按照央行《202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的口径,2022年末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局面贷款余额/GDP)为71.8%。而另据人民银行数据,到2023年末,住户贷款余额已达80.1万亿元。按这个口径按5%利率简单测算,仅利息一项年负担就超过4万亿。而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2053元,而全国劳动人口8.8亿计算,全国19.36万亿的工资性收入中超过20%要用来付利息,劳动人口人均负债9.1万。
一句话,穷人不仅仅没钱,同时还负债累累。他们的收入维持生存都难,想从他们身上抠出钱来,难于上青天。
财政要兜底社会不崩盘,除了向富豪收财产税别无他法
按照2023年中国财政收入21.7万亿,财政收入占GDP26%、(含卖地等基金收入、社保收入和国企预算),税收占GDP14.3%的比重。而目前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政府基金性收入的主体——土地出让收入。如下表:
根据wind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292个城市土地成交共计10128.8亿元,同比下降三成。
按照上半年的情况计算,2024年中国全年的土地出让款将下降到4万亿左右(含大量城投公司或国企等自买自卖的接盘情况),相对于高峰期的8.5万亿元,估计地方财力净损失在2.2万亿(高峰期土地出让毛利约40%,目前估计在30%),这个损失必须补足。
考虑到经济困难时期,政府需要对失业者和贫困阶层以及小企业进行大规模救助,按8.8亿劳动人口救助比例在20%计算,人均年救助6000元(月均500)维持生存,则政府救助投入底线在1万亿以上。
考虑到目前政府财政收入正在整体降低过程中,正常税收收入也需要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