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为什么爆火

2025-02-04 1596 1
作者: 湘歆 来源: 楚迅呐喊公众号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分析《哪吒2》的爆火现象,结合其剧情隐喻与社会现实的深层互动。影片通过神话重构和阶级符号的现代化改编,既映射了当下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又借助资本与意识形态的共谋,将阶级反抗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品。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剧情隐喻中的阶级对立与反抗

  1. 哪吒:被压迫阶级污名化

  哪吒被设定为“魔丸转世”,从出生起便背负“灾星”的污名,遭到陈塘关百姓的排斥。这一情节隐喻了现实中底层群体(如农民工、低收入者)因出身或身份被系统性歧视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压迫常通过文化符号(如“魔丸”)合理化,而哪吒的反抗则是对这种“符号暴力”的挑战。

  2. 龙族:体制内基层干部困境

  龙族被镇压在海底炼狱、天庭掌控绝对权力的设定,影射了现实中的垄断资本与官僚体系。龙族表面“镇妖”实为天庭弃子,暗喻现实中基层干部被资本与权力双重剥削,进退两难的处境。龙族渴望通过敖丙跻身天庭,却始终被排斥,揭示了阶级跃升的虚假承诺——即使“成功者”(如敖丙)也被要求背叛本阶级利益,成为统治秩序的附庸。这种矛盾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对“小资产阶级摇摆性”的批判。后来联合妖族起义,则对应无产阶级从“工贼思维”到阶级意识觉醒的过程。只有跨越种族/职业的“全阶级联合”,才能打破天庭的剥削链。

  3.天庭:垄断权力具象化

  天命不可违的统治逻辑:天庭以“天命”之名掌控众生命运,对应现实中垄断资本与官僚体系对资源的绝对控制。其“天道”规则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如通过“天劫咒”消灭哪吒,隐喻权力对底层反抗者的暴力镇压。

  4.无量仙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代言人

  其掌握“成仙绿卡”,设立“成仙资格考试”,表面公平光鲜实则为权贵后代预留名额(如灵珠的特别培养,鹿童鹤童可以成仙),而土肥坡什么坏事都没做的妖精却要被炼成丹,以供阐教增强实力。则隐喻现实中的教育垄断与阶层固化,寒门子弟难以突破资源壁垒,只能沦为鱼肉被榨干剩余价值,官僚资产阶级通过制度设计永久占据统治地位。

  5.申公豹:小镇做题家的尴尬

  其被设定为“修道者中的边缘人”,虽属天庭体系却因出身(如妖族血统)被排斥。这隐喻现实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困境:既掌握文化资本(如法术修为),又因缺乏生产资料(如金仙编制)而无法跻身统治核心,处于“半无产化”状态。之前其法术修为(象征专业技术能力)被用于服务无量仙翁,而非解放众生,呼应马克思对“脑力劳动被资本收编”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强调,真正的解放需消灭阶级本身,而申公豹一开始的反抗仅追求权力再分配,本质是“剥削关系的再生产”。后续的反抗则是被逼破了产的无业游民的心理反应,产生绝望、立刻复仇的情绪。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中国电影,如果还象今天这样,将只会越来越衰败。电影的本质,是娱乐。既是娱乐,就应该玩的人越多越好。可现在呢?一部电影,哪怕票房60亿,平均票价60元,也就一亿人看。中国14亿人,只占百分之七的人在看,难道那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吗?.把一项大众娱乐,搞成少数人的娱乐,那不是作死的节奏吗?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