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核集团招聘8000人,收到1196273份简历?

2025-04-09 1810 4
作者: 井冈山观心 来源: 井冈山观心1927

  今日,中核集团进行校园招聘,预计招聘8000人,但却收到了1196273份高质量简历。

图片

图片

图片

  后来,“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这篇文章被发布者删除。

图片

  1

  澎湃新闻2025年4月7日《宣传“1730个校招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引热议,中核回应》报道:

  【中核集团招聘官微“中核招聘”近日以“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为题发文,宣传2025届春节校园招聘宣讲周圆满收官。根据其发布的数据,中核集团此次春招“覆盖全国10座城市、14所顶尖高校,联动百余家成员单位协同发力释放1730个核心岗位需求,吸引3100多名学生到场参与互动,精准吸纳1196273份高质量简历,共计425284位应聘者”。】

  我们看看投录比:1196273÷8000=149.53,也就是说,149人投简历,只录取一个人。

  在看看应聘与录取比:425284÷8000=53.16,就是说,53个应聘者,只录取一个人。

  这说明了什么呢?

  知识改变命运——很多老师、家长、媒体、以及一些精英都会这样灌输。资产阶级以及受他们影响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尤其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认为这是真理,有的家长或者老师还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跟人家多学着点,知识改变命运。

  但实际呢?

  知识只是改变了少数人的命运。

  将个别等同于普遍,将特殊等同于一般,是形而上学,是欺骗。

  什么是“将个别等同于普遍,将特殊等同于一般”呢?上述的案例是最好的说明:将“知识改变命运”的8000人等同于119.62万人“知识改变命运”,将“知识改变命运”的8000人等同于42.53万人“知识改变命运”。

  就像博彩公司大肆宣扬某某某中了大奖,而更多的人都认为自己也能中大奖一样,完全是幻想。

  从个人命运来讲,知识改变的永远是少数人的命运。

  在封建社会,掌握知识的人是极少数,此时知识分子就成了“精英”,就会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达到了“知识改变命运”。

  当掌握知识的人多了以后,就要划分层次了,最初可能是大学生改变了命运;当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候,就需要读研究生才能改变命运了;当研究生也多如牛毛时,就需要读博士才能改变命运了;当大学生重新沦为体力劳动者也就是社会最低层时——比如大学生做骑手、研究生送快递,名校的博士生才能改变命运。

  当知识是极少数人的专利时,这些有知识的人就能改变命运。当知识没有门槛而被大多数人所享受时,能改变命运的就只是极少数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普及了,他们有多少改变命运了?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