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别把“清零”的名声搞臭了!
这几天,媒体不断发布对清零政策不利的信息,譬如,“专家称新冠肺炎不会导致后遗症”,“多地11月起核酸检测开始收费”“多地通知乘火车飞机不再查核酸”“小县城抗疫压力有多大”,等等,相关新闻频频上热搜,搞得大家心惊肉跳,于是“撑不住了!”“要放开了!”等等猜测充斥网络。
那么,疫情防控真的“撑不住了”吗?
当然,说现在就撑不住了,显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继续这样下去,政府的防疫压力越来越大,民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难撑下去一定是必然结果。最近这些天破坏疫情防控的新闻不断上热搜,显然是某些力量有意为之,譬如,关于专家称新冠肺炎不会导致后遗症的新闻,不过是把2020年专家安抚大家的旧闻拿出来进行炒作。现在的疫情及其防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众多企业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企业主和资本家们感受到的损失较普通人更为明显,因此不满也更强烈,利用资本借助媒体对政府施加一些压力,对民众进行一些放开更好的洗脑,也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事实上,资本的这种操作从去年下半年后就几乎没有停止过。
那么,难道即使在病毒毒性没有明显减弱的情况下,“放开”仍然是必然趋势?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疫情防控完全可以做得轻轻松松,效果还比现在好得多得多,根本就不用“撑”,当然也就不存在“撑不下去”这种可能了!武汉疫情中总结出的防控策略,回头来看,其实就是最有利于民生最有利于经济的最优策略,在武汉疫情后的大约十五六个月时间里,大多数地方甚至没发生过一起疫情,全国也不过是间隔几个月局部偶发一起并不严重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清零的疫情,而后来有些地方搞防控创新,然后疫情就此起彼伏,几乎再没有全国范围内清零过了。
所以,疫情要清零并不难,再加上现在核酸检测如此高效方便,清零就更容易了。至于现在为什么疫情清零如此艰难,越来越多的人应当都看得很清楚了,那就是疫情不断从海外输入,国内再怎么严格用心地防疫,也架不住外面不断输入啊!自从六月底第九版疫情防控指南将境外输入人员隔离管控时间由14+7调整为7+3,其后又停止对进口非冷链物品进行核酸检测,疫情无法清零且越来越严重,就已经注定了。在第九版防控指南公布的第二天,我就在微博上感叹以后再也无法清零了,并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不断呼吁抵制7+3,可惜大家太迷信政策了,我的呼吁招来的只是大家的漠然或者讥骂。
那么,卫健委为什么要把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大幅缩减为7+3并停止进口非冷链物品的核酸检测呢?我们能够猜测到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方便境内外的交流沟通、经济往来以及人员来往,二是使核酸、疫苗企业能够名正言顺地继续较大程度盈利。但是,如果这是事实的话,又让人无法理解,因为这样做不仅收益和牺牲不成正比,反而牺牲远大于收益。胡锡进之流说什么7+3政策有利经济民生,纯粹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保持原来的防控政策,全国大部分地方甚至全国长期处于无疫情状态,生产生活都正常进行,与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减少7天,对进口非冷链物品不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全国疫情此起彼伏,到处动不动全域封控,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核酸检测的花费让许多地方政府也难以支撑,哪个对经济和民生更有利,再糊涂的人也不至于连这个都判断不了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