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舆论看疫情变化
12月7日以前看疫情的形势变化都是看数字变化,由于核酸检测基本不做了,看数字变化已经不能反应疫情的实际情况。1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10条),到12月12日,六天时间疫情及防控形势如何?
一方面是,新华报业网报道《夜经济回来了!众多城市出台政策点旺“烟火气”》,许多媒体还报道了上海、重庆、太原……消费市场日渐红火。不知道都是那些人盼望这个“烟火气”。感觉这个“烟火气”,有新冠病毒的味道。
一方面是百度热搜,有文章《布洛芬为何一盒难求?》,红歌会网,学者观点栏目有文章《村干部和志愿者都“羊”了,他们都是轻伤不下火线的战士》,《疫情乱象多,欢呼孙大圣》,网友杂谈栏目有文章《老百姓不禁想问,就这样把我们扔给新冠病毒了吗?》。媒体还有许多关于疫情防控形势的报道。看过这些文章和相关报道有以下认识:
许多地方理解“10条”要求就是放开,要有“烟火气”。
“烟火气”最旺的城市,感染人数激增,被感染的人发烧38—40度(摄氏),浑身关节、肌肉疼痛、嗓子严重疼痛、头疼、疲乏……症状明显。专家们说的无症状是不是出现这些症状也叫无症状?有症状是不是指发生了肺部感染?
有医院发生了院感,许多医生、护士被感染,人手不够用。医院人满为患。有些农村的基层干部、志愿者也感染了。
发热门诊要求是都要接诊,可是有些城市的医院发热门诊还没开。开了的发热门诊患者排长队。120急救中心也忙不过来。
多数城市药店,莲花清瘟、布洛芬、……,对症治疗药物没货,炙甘草、干姜等预防草药也供应不全,N95口罩没货。
核酸检测基本都停了,可是还有一些需要检查核酸阴性的需求,仅有的少数核酸检测点也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有些城市现在走出家门的人更少了,散步时明显感到,散步的人少了许多。说明人们的恐惧感更强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1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条还没有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又发布了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