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电影《至暗时刻》现代版与对当代中国的警示
本文是笔者在本网站2月2日发表的“与其押宝房地产,不如押宝大国重器”一文的续篇,本文把昔日工业革命摇篮,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英国作为一个去工业化的“国家样本”来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对中国有警示意义的新观点。
《至暗时刻》这部电影是讲二战时期,当英国处最危险的至暗时刻,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如何克服各种困难与危机,带领英国走出困境。而眼下,英国的经济也进入了《至暗时刻》现代版,英国此起彼伏的各行业大罢工与各种社会乱象愈演愈烈,看不出英国有任何摆脱经济困境的迹象,国内外媒体相关报道很多,本文不再重复,本文只深究其深层次原因。俄乌战争冲击仅是外因,英国工业严重衰落才是内因与主因,而且是早就衰落了,六年前英国7艘攻击型核潜艇全部趴窝是当时英国工业严重衰落的标志性事件。
一 英国“机敏”级核潜艇为何“全身都是病”
据2017年2月上旬多家英国媒体曝料称,英国海军7艘攻击型核潜艇已“全部趴窝”,没有一艘处于可用状态,都处于维修、调试或保养当中。按照英国《太阳报》说法,这是英国数十年来首次出现没有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可用的情形。
令人吃惊的是,尽管服役时间不长,英国现役核潜艇编队中3艘“机敏”级核潜艇已频繁发生故障或事故。据知情人士透露,它们“全身都是病”。英国《每日快报》2015年5月曝料称,“机敏”级核潜艇中“伏击”号浑身上下有57处缺陷,问题解决前只能用于训练。
英国“机敏”级核潜艇“全身都是病”决非偶然而是必然,核潜艇的建造和使用需要高超的建造技术、高昂的维护费用和高水平艇员,且不说英国海军在使用维护“机敏”级核潜艇中所存在的问题,仅从核潜艇建造的角度来看,英国所拥有的核潜艇建造能力正在不断衰退,当年曾差点造不出“机敏”级核潜艇。
世界上有能力建造核潜艇的国家只有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即中、俄、美、英、法,英国自然是其中一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英国具有世界一流的核潜艇设计建造能力。然而从1987年到1997年十年间,由于冷战的消失,前苏联的解体,英国的核潜艇建造项目停顿了整整十年,直到1998年才开始重新建造“机敏”级攻击核潜艇,可英国却突然发现自己竟然造不出核潜艇,只得向美国紧急求援。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英国在长达十年的核潜艇建造断档期间,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无事可做,无活可干。另一方在当时英国政府搞去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英国政府相关投入大幅减少,迫使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裁员,从业的技术人员看不到这行前景和希望,于是大批富有经验的从事核潜艇建造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不断流失,同时又忽视了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没有新生技术力量及时补充进来,使英国核潜艇技术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