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大汉王朝270年太平是“打”出来的

2024-01-29 488 0
作者: 肖志夫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北击匈奴

  近日笔者有幸为吴高林先生的《资治通鉴》英译本第三卷做校对,看到《资治通鉴》汉纪十九汉宣帝甘露三年(庚午,公元前51年)有这样的记载:

  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见,拜见汉宣帝时,自称藩臣而不称名字。汉宣帝赐给他冠带、官衣服,黄金印玺、绿色绶带,玉石装饰的宝剑、佩刀及金银财宝无数。朝会典礼结束后,汉宣帝登上渭桥,蛮夷各国的国君,各诸侯王、列侯等数万人,齐呼万岁。

  以前,自乌孙以西直到安息,与匈奴接近的西域各国,全都畏惧匈奴,轻视汉朝;自呼韩邪单于至汉朝朝见后,则全部遵从汉朝号令了。

  汉宣帝因四方戎狄臣服,想到辅佐大臣的功劳,便命人在麒麟阁上,为他们绘制画像,描绘容貌,注明官爵、姓名,他们依次是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他们都为国立过大功,闻名于当世,所以表彰他们,表明他们对中兴汉朝的辅佐之功可以媲美于古代的方叔、召虎、仲山甫。

  笔者查阅《资治通鉴》公元前后两百年纪事,发现从公元前201年匈奴首次侵犯中原,到公元前51年“四方戎狄臣服”,足足战斗了150年。在大汉王朝422年的历史中,前150年的战争奠定了后272年的和平安宁。所以,公元前51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匈奴呼韩邪单于拜见汉宣帝“自称藩臣”成为这一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汉武帝铜像

  回顾这150年的战斗历程,数汉武帝居功至伟,因为正是他在位期间把匈奴给打残了,为后来匈奴归顺汉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纪二十六孝哀皇帝中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 3 年),黄门郎杨雄在上书规谏哀帝接受单于朝见时说:“武帝深思国家存亡大计,规划安定万年的策略,于是动员数十万大军,派卫青、霍去病统率,前后十余年,渡过西河,横穿大漠,攻破颜山,袭击单于王庭,跑遍了匈奴的国土,追逐奔逃的单于和匈奴的残兵败将,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到达瀚海,擒获名王、贵族数百人之多。自此之后,匈奴震惊恐惧,越发迫切要求和亲。”这一段文字是后人对汉武帝平定匈奴的充分肯定。

  毛泽东对汉武帝也有这样的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汉武帝刘彻,16岁继承皇位,在位54年。前十余年北方边境不得安宁,匈奴军队频繁侵犯,一时“匈奴军队一万人侵入上谷地区,杀死数百人”,一时“匈奴分别以数万骑兵侵入右北平和定襄地区,屠杀,掳掠一千余人”,一时“匈奴侵入五原,杀死五原太守”……汉武帝不胜其烦,疲于应战。他意识到,要建立大汉王朝千秋伟业,必须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因此,他下定决心对外平定戎狄,同时对内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