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看毛主席如何在谈笑风生中战胜美国
01
新冠疫情肆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冰裂声也惊心动魄的2020年即将过去,2021年即将到来。
中美关系也处于一个相当微妙的关口。
一方面,对中国极端敌视的特朗普即将离去但尚未离去,另一方面,对华态度相对暧昧,不那么张牙舞爪的拜登即将上台又尚未上台——这个时刻,一切皆是混沌,也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一些人又开始对美国心旌荡漾了,“莫不成他会回心转意”?
于是,一位在对美关系上颇有话语权的人急急忙忙地跳出来承诺,“中美关系的前途和命运还是在对话合作,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国的对美政策没有变化。”
什么话?这简直是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难道离开美国就不能活吗?
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地提醒即将上台的拜登新政府,特朗普执政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基础,美国如果想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主动纠正特朗普的错误。
还有一位俨然在引领网络爱国主义潮流的人也急急忙忙地跳出来向拜登大抛媚眼,说什么“我要重申,中西主流价值观的共同性要远大于分歧”,“强调中西共同价值,这不是一个策略,而是实事求是”,这种牺牲中国文化尊严,主动向西方价值观投降,硬往上贴的劲头,也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的确有那么一股势力,急于想在中美关系中回归臣妾地位,这几年中美两国的“对抗”,令他们感到不适应、不安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乃至惴惴不安,他们急于和美国鸳梦重温,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如果中国急于向美国怀里扎,被外交老油条拜登看出破绽,那么特朗普之后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更加不平等的基础上。
02
这样一种心态,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和近代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半殖民地状态,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有关。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敢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总是期待大国、强国的保护和“善意”,已经成了很多精英的潜意识,这是臣妾主义的社会和心理基础。
从现实角度上看,晚近四十年来,许多精英的利益已经和美国深深嵌扣在一起,他们的荣耀来自美国,后路也预留在了美国,他们当然急于使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尽管这可能使整个国家和民族为之付出代价。
03
在中美关系面临调整之际,重温毛主席当年如何处理中美关系的历史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最近,一位老将军和我谈过这样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他说: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下半年中央军委就指示军政大学在原政治学院举办学习班。三个月专学列宁帝国主义论,我有幸参加了。关系正常化,不能忘记帝国主义本质。中央的立场非常明确,毛主席考虑得十分全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