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涌:毛主席为何能“慧眼大如天,早看五十年”?

2021-12-26 1097 0
作者: 江涌 来源: 红色文化网

  目录

  一、站高点看——历史高度,政治高度

  二、往深里扎——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三、朝坏处想——准备应付最坏的局面

  四、向光明行——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战略,盖言指导战争全局的策略或泛指国家全局性谋划。中国共产党白手起家,从武装夺取政权到建设现代化国家,从赢得一场场战争胜利到取得一项项建设成就,自然对“战略”有着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恰当、灵活的把握。被中美学界誉为战略大师的基辛格认为:“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宫廷盛典,而是深远的战略眼光和谋略。”[1]基辛格的这个“深刻印象”,首先也主要是从毛泽东那里感受到的。“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2]毛泽东正是“眼大如天”,所以在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地问题上,他总是超凡预见,“比我们早看五十年”。透视那些令世人刮目惊殊的中国战略,有理论共性、普遍性,更有实践个性、特殊性,即一些战略或取之世界,或放之四海;另一些战略则属中国智造,是中国方案,实际上有且只有毛泽东及其嫡传者才能谋划实施,如人民战争,如伟大复兴。即便明明白白告知目标和方法,对手还是无法模仿和应对。说白了,你连抄作业也不会;让你穿越,你也无法再现。国家兴衰存亡离不开战略,战略谋划有优有次,战略实施有好有坏,国家之间竞争是战略竞争,国家安全的维护与塑造具有突出的战略性。

  一、站高点看——历史高度,政治高度

  身在何处,站在何处,是战略基点,也是支点。1947年10月17日,转战陕北的毛泽东难得有了闲暇,轻衣简从,从神泉堡动身,一路往东,前往佳县县城。佳县,古称葭州,位于陕西省东北部,东邻黄河,与山西省临县隔河相望,是陕北通往各根据地的要道口。陕北自古有“铜吴堡、铁葭州、烂泥捏的绥德州”的说法。佳县县城地势高抬,三面环水,形成半岛。毛泽东来到县城东门,敞开纽扣,两手叉腰,迎风而立,俯瞰山脚下黄河,此时正是夕阳西下,黄河宛如一条金色长龙,他兀自感慨道:“自古说黄河有百害而无一利,这说法是因为没有站在高处看黄河。站低了,便只见洪水,不见河流!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不谈五千年,只论现在,没有黄河天险,恐怕我们在延安还待不了那么久。抗日战争中,黄河替我们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即使有害,只这一条,也该减轻罪过。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利用黄河的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到那时,对黄河的评价更要彻底改变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水害无穷无尽,但是只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与天地奋斗之精神,进行大无畏科学改造,即可变水害为水利,为民造福。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