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沐臻:毛主席决策抗美援朝的历程
一、大战略家毛泽东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挑战
土地革命时期,在王明的错误路线指导、博古和李德瞎指挥的情况下,中国革命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毛主席兵权被剥夺之后,红军损失惨重,十一万变八万,八万变三万,血染湘江。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毛主席和博古、李德错误路线针锋相对,挽狂澜于危难之际。四渡赤水的时候,我三万红军被四十万敌军围堵,我们依旧在毛主席指挥下突破封锁包围。
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实力相对于四渡赤水的时候,已经有很大提升了——革命军队发展到了五百多万,中国大陆多数面积基本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基本实现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当时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广大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当家做主。但是,我们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就要面对和帝国主义阵营最强大的国家作战的问题。
当时资料显示,美帝国主义一军有大炮1500门,而我军一军只有36门。美帝的空军、海军有足够力量,我国空军、海军当时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质量。1950年,美国钢产量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是2800亿美元;当时新中国钢产量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为100亿美元。可见差距的悬殊。
《毛泽东年谱》详细记载了毛主席决策抗美援朝的历程。回看这段历史,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毛主席作为大政治家和大战略家的雄才伟略、运筹帷幄、实事求是、未雨绸缪,感受到中国革命政权巩固的艰难,感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错综复杂。
二、毛主席的决策历程
(1)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美国也命令陆军在朝鲜参战。同时,美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阻挠中国统一。
“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由于美帝国主义扶植的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美帝国主义不甘于自己在华侵略利益被独立的新中国所取消,于是疯狂的对亚洲展开军事行动。可见当时国际局势的紧张。
(2)1950年6月28日
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他强调:亚洲人民要坚决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帝国主义背信弃义,撕毁不干涉中国内政声明,发动对亚洲侵略战争,暴露了他们的真面目,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帝人民都愿意站在被侵略者的一方,而不站在帝国主义一方。
在这里,毛主席坚决表态,旗帜鲜明站在了反帝的立场上,揭露美帝的背信弃义,掌握着政治主动权、道义制高点。朝鲜战场局势还不足够危险,所以这里还没提到出兵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