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仁: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饮水思源,毛主席功劳最大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
——在第八届时代记忆大会上的发言
李殿仁
今天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毛主席、感恩毛主席、铭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实践中铸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致公认和拥戴的,是任何政治势力和社会思潮也否定不了的。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体会中,从多方面比较中,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人民军队、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尊重毛主席,拥戴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解放军,紧密地团结奋斗,不受任何挑拨。从这几年人们自发地、主动地,并且要绕开或冲破责难,英勇顽强地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或研讨会、或纪念会、或诗词歌赋、或红色收藏、或研读毛选,来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歌颂毛泽东的毛泽东热,既看到了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魅力无穷,也看到党心民心所向。在人民群众眼里,毛泽东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毛泽东。毛主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就把毛主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毛主席的人民观唤起了人民群众的领袖观。毛主席的品格就是人民品格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就是人民智慧的理论形态,毛主席指出的道路是中国人民革命之路、解放之路、奋斗之路、幸福之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主席领导我们经过艰苦探索得出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经历过两次结合、两次丰富发展。第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着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指引着伟大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争解放的斗争。第二次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这些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