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念想——追忆原博爱县委书记张新文同志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多少年来,我们村一直念想当年工作组蹲点的情景,一直念想那个和焦裕禄一样的县委书记张新文同志。张书记在我们村蹲点两年多,却留给我们半个多世纪的念想。
那是一九六四年春,张新文书记受河南省博爱县县委的委托率八位同志组成的工作组,到我们村——阳庙公社侯卜昌大队蹲点,就是将我们村搞成各方面都先进的样板村,然后在全县推广。驻村后,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顶点官架子,张书记还经常去群众家里访贫问苦,主动帮助解决村里和群众的大小难事,干部群众没有不拥护的。当时我是一名民办教师,我家又是老贫农,也就有了与张书记很多的接触机会。记得第一次与他近距离接触,是他去我家吃派饭,由于那时粮食紧缺,平时难得吃上白面,但群众对共产党干部感情很深,无论去谁家都想做点好吃的来招待,这天中午我母亲特意做了一小锅捞面条,炒了两个鸡蛋,张书记到家后看见灶台上两锅饭,快步走到灶台前把小锅里的饭倒进大锅里,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同吃一锅饭好了”。我们都没有料到张书记动作那么快,弄的我母亲很过意不去,连声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吃饭时,张书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有点苦,只要我们听党话,齐心干,这穷日子很快会过去的。晚饭时还是不吃给他烙的白面饼,又问我学校情况,还说要和我交朋友,到我的学校看看,然后把粮票和钱放在桌上走了。后来他还真的到我的学校看了几次,我们还真的成了朋友。
此后,我才知道他带队到我们村蹲点,是响应毛主席学大寨的号召,要把我们村培育成学大寨的样板。据村干部说,他每日深入干部和群众家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里的详细情况,每天晚上都熬到深夜,白天和群众一起劳动,他摇辘轳浇地,锄地拔草,挑粪施肥,样样农活都会,被老农们成为庄稼好把式。那时各种物资都非常紧缺,那年春天又大旱,我们生产队浇麦没有电机,队长很作难,张书记知道后随即和售电机的部门联系,帮助买了台电机,解决了浇麦的燃眉之急。秋天大秋作物急需施肥,但各个生产队都缺肥料,张书记听村支书汇报后极为重视,马上和县化肥厂联系,又解决各生产队化肥问题。张书记一有空闲就去田间干农活,有一天他去我们队南地(当时这块地还没有用上电)看到正在车水浇地,脱掉外衣一起车水了,人们都过意不去,劝他歇,他却说,试试看,我还有这把力气。一直干到中午。我们村是产棉区,秋天张书记经常和社员们一起摘棉花,他身上系着大花包,摘棉花的速度真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