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重温任弼时的党性观

2021-05-21 1258 1
作者: 周锦涛 刘攀 来源: 《党建》杂志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员的党性教育学习工作,党的领导干部更是身体力行。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任弼时在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中撰写了《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为什么要作出增强党性的决定》等多篇关于党性的文章,形成了体系完备、内涵深刻的党性观。其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和廉洁奉公的政治品格,便是任弼时党性观的最好写照。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党性观

  历史实践证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党坚强有力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任弼时多次在重要场合向广大党员干部“强调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全党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及其在革命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在几次革命危急关头,任弼时都坚决地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坚定的党性观。

  在长征途中,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分裂仅存的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一度处于危险境地。时任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任弼时得知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他首先了解有关情况,仔细阅读卓木碉会议的会议记录。在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议内容后,他没有任意批评在那次会议上有过错误表态的同志,而是诚恳地对他们说:“必须考虑到,我们还在长征当中,艰难困苦,人间罕见,团结一致比什么都重要。自立‘中央’,已是我们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分裂危机,既然宣布取消了,为什么还不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此番讲话效果显著,获得了广大官兵的一致认可,较好地维护了党的团结与集中统一领导。

  1937年11月底,王明回到国内后,他的特殊身份极具欺骗性和迷惑性,他的错误观点一度引起党内极大的思想混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任弼时于1938年3月来到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任弼时先后通过书面报告提纲、口头说明和相关补充,把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向共产国际进行了全面的介绍。6月11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确认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除此之外,任弼时还经常撰写文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毛泽东思想,从而为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

  延安整风时期,任弼时用事实揭露和批评以王明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并要求所有人从中吸取教训。他指出,要克服这些影响,就必须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941年下半年,任弼时结合历史和党内外现实情况,在《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就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的各个组织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这对于任何一个党员都是毫无例外的。”随后,他为中央党校学员作了题为《为什么要作出增强党性的决定》的主旨报告,系统地阐释了关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及相关途径,进而为推进整风运动、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奠定了良好基础。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