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岩:一位恩师、一段历史、一种哀痛!
惊闻原沈阳军区《前进报》副社长李之熙逝世的消息,震惊、悲痛难以言表。
我第一次见李之熙,还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沈阳军区在大连召开新闻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师以上报道组长参加。我当时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战士报》分工通联工作。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在开发北大荒的官兵建立的农场基础上组建的,任务是屯垦戌边,所以隶属沈阳军区管辖,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兼兵团司令,但实际主持工作的是兵团副司令员颜文斌。这是一位周身布满弹痕久经沙场的老红军。不知道是因为报社编辑们手头事多、工作忙,还是我的通联工作性质使然,总之兵团报社决定让我参加这次会议。我是从哈尔滨下乡到黑河,又从黑河调到位于佳木斯的兵团战士报的。当时年龄不大,听说过大连,但没有去过,更没有见过大海。所以受领任务后,我孩子般的又高兴又激动。
兵团报社领导和编辑室领导大多来自沈阳军区《前进报》社。有人让我路过沈阳,给《前进报》的美术编辑带东西。在沈阳中转下车的时候,天刚亮。晨光熹微中,我看到沈阳红旗广场毛主席塑像和周围一组塑雕,一时间被雕塑的壮丽雄伟所震撼。等到一个人去了一趟北陵公园,又为公园的幽静美丽所吸引。那时不由得心想,沈阳如此美丽,我要是能在这里生活该有多好。
我知道这是奢望,是个梦,在当时看来是个很渺茫的梦。
会议召开的地点选在沈阳军区大连卫生学校。这里距离大连老虎滩公园很近,也就是距离海边很近。报道工作会开到师一级,自然是以军为单位分组。当时沈阳军区管辖的军级单位有一二十个,自然就分了一二十个组。我们兵团是一个组。兵团有六个师,每个师有一名报道组长参加。六个师的报道组长中,有一位是现役军官,还有两位是当年开发北大荒的老军转。报到当天,我们几个没见过大海的自然要先去看海。第一次看到大海,仿佛孙悟空一步登上凌霄宝殿,但见海天一色,云游波涌,鸥帆相映,美不胜收。
然而,比大海更让我难忘的是李之熙。
参加会议的除了我和兵团五个师的报道组长六人是非现役军人外,其余都是清一色的现役军官,并且还有总政宣传部和《解放军报》的领导、编辑等等,自然也有沈阳军区政治部以及政治部宣传部的领导。但在众多现役军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唯有李之熙。
李之熙当时是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的新闻科长,也就是正处、正团级。论职务其实并不高。但是他对总部和《解放军报》人员的熟悉,以及总部和《解放军报》人员对他的尊重不能不令我高山仰止,肃然起敬,钦佩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