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帝王将相给骗了,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都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书究竟应该怎样看,才能真正对我们今天有帮助?毛主席曾经不无讽刺地说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历史书容易骗人这件事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知识分子等,对历史的歪曲,大量存在于史书之中!这样的史书看了之后,不仅对我们今天没有帮助,还会助长许多思想糟粕的滋生,反而是有害的。所以,拥有一本“三观正”、说理明了的历史书,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历代史家在著书立说时,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非风云人物不著,更早的《尚书》,后来司马迁的《史记》,及至更广泛的二十四史,说是一部部帝王将相、风云人物的传记乃至小说,都不为过。然而,历史除了那些摆到台面上的风云人物以外,就没有别的了吗?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土地ge命、农业ge命、工业ge命、经济ge命、政治ge命等一系列不同目的、不同领域的重大变革,每个重大变革背后又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里面就特别能反映出,处于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活动、诉求等等,怎么可能是几个风云人物的传记就能涵盖过来的?
仅就我们的一个社会发展而言,它由最原始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等,这个变迁过程,在历代史书中,我们可曾读到?并没有,就好像农业社会是一潭死水,几千上万年不变一样。没了这个维度的考量,史书还能准确反映历史吗?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人还在纠结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应该怎样划分?就是因为我们的史书在这些核心方面失去了全方位的记载,忙于去写人物传记了,以至于后人要给历史下个定义都非常艰难。
今天,我们又迈入了信息时代、近代的电子发展、通讯发展,包括电报、电话、计算机、无线互联网的发展等等,可以说,信息ge命又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ge命形势。在这么庞大的社会变革面前,我们更不可能通过某个人的传记,把社会的进步讲清楚了。
为此,一本准确反映社会进步的历史书籍,就无可避免地成为当代社会著书立说的突破点,我们必须跳出古人设下的历史框架,重新来讲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不仅限于个别人物传记,才能使历史真正为我所用。这一范式,无疑是突破性的、更具有历史考究价值的!
我们要用唯物史观再读历史,劳动人民的生产与反抗是历史的必然性,形式上,帝王将相tong治着人民;实质上,人民决定着朝代兴亡。诚如毛主席所说,历代的农民起yi,实际上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前的历史都是主要记载英雄个人的事迹,而我们需要的史书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正确体现人民与英雄人物对历史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