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毛泽东指导抗日民族斗争中的无产阶级策略思想


  经过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能够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民族斗争中制定无产阶级的正确策略,不但成功地通过全民族统一战线和广泛的人民战争开辟了弱国战胜强国的有效途径,而且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和独立自主原则,保证了在民族战争中实现人民胜利的前途。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无比威力,为我们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历史经验。

  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决战。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避免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悲惨结局,是因为这时的中国已不是晚清时期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可以肆意妄为的中国,也不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的中国,而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有了一个走向成熟了的共产党的领导。经过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已经能够独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民族斗争中制定无产阶级的正确策略,主要是:通过倡导全民族统一战线和广泛的人民战争开辟了弱国战胜强国的有效途径,在统一战线内部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从而保证了在民族战争中实现人民胜利的前途。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贡献,为我们维护民族独立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历史经验。

  一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抗击东方帝国主义头号强国的战争。中日两国之间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对比悬殊,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势下,哪一个阶级,哪一个党派,能够正确地提出坚持抗战并能取得胜利的政治方略和军事方略,并模范实践之,谁就是这场战争的实际上的指导者,谁就是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以自己的正确主张和先锋模范作用,毫无愧色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抗战前夕的中国,长期陷人政治分裂和内战不已的严重局面,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把全国大部兵力用于“剿共”,而对日本步步进逼的武装侵略则采取不抵抗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到半年时间,就使占国土27%的东北地区沦陷,华北告急。因此,在寇深日亟的情势下,停止内战,争取一个统一的中国一致对外,成为发动中国人民抗战、挽救民族危机的先决条件。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引下,瓦窑堡会议改变了过去关门主义的错误路线,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根据时局的发展,及时地将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经过艰苦的谈判和斗争,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结束了长期内战的局面,为实现全国性抗战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尽管蒋介石这时仍然坚持一党私利,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有效合作未能完全实现,但中共始终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相忍为国,正确地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原则,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持下来。毛泽东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给予了极髙的评价,认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