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微:从瑞德西韦到不许喝粥,抗疫话语权的迷失


  “孩子不许喝粥!”

  最近,社会突然讨论起早餐要不要喝粥的问题。

  中国几千年喝粥的传统,突然有人要颠覆了,挑战者正是当今疫情最大的网红之一“张文宏”。

  01要不要喝粥

  事情是这样:4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出席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讲座时表示:“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喜欢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

  “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正是张文宏这段番话引发热议,有人说他说的对,有人说他是崇洋媚外。在持续多日的讨论后,4月22日,张文宏正式对此做出回应:”我知道很多网友批评我,但粥还是不能喝。“

  张文宏说,很多网友批评但有一个不接受。针对病毒的抗体药靠什么?全部是蛋白质。而他认为轻症转重症最主要的一点要保证营养和蛋白质,这时候,光靠粥和咸菜就麻烦了。此外,他还提醒大家,爱喝鱼汤但也要把鱼渣吃掉,因为都是蛋白质。

  这场争论一时可能难有结果,有人质疑张宏文的说法,因为消化蛋白质需要耗费巨大能量,会减弱抵抗力,张文宏是否作了科学的分析,如此下结论是否越界。

  要不要喝粥,我不是营养专家,但我喝了几十年了,身体好,我会继续喝。这件事我所看到的是,张文宏的网红巨大影响力,随便设置一个议题都引发全民热议,随便一句话都可以影响社会的观念。

  张文宏,由抗疫专家变身超级网红,每天都有各种新闻推送,他新冠疫情的顾问,各种说法影响甚广。

  很多人喜欢张文宏,因为他在疫情之初说了些实话,一些金句频出:比如“不要欺负老实人”、“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复工后要防火防盗防同事!”

  但是,到了后期,张文宏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专家,发言逐渐脱离了其专业轨道。

  比如对美国医疗技术的崇拜,说美国医疗体系先进,对美国医疗水平有信心,结果美国的疫情失控,确诊人数向100万进军、死亡人数超过4万,牛皮吹破了。当时,大使馆邀请张文宏来给留学生作交流,很多人听张的话留在了美国,现在想回都回不了国。

  比如群体免疫,张文宏说:“武汉很多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个‘群体免疫’可能已经存在,武汉可能是中国最安全的城市,很多人已经有免疫力。”这会让人误认为只有群体免疫了才能迈过新冠这个坎。

  比如对于中国抗疫成功的关键中医药,张文宏含糊其词,从开始回避到后来采取和稀泥的方法,什么中西医效果分不清、没法分等。直到全球疫情对比、上海治愈率放在眼前,张才承认中医药是有效的。

  我们的媒体又什么都要问张文宏,张文宏成了万能的专家,从居家隔离、党员先上到气溶胶传播、瑞德西韦到群体免疫、到疫苗研发,再到全球疫情、美国医疗、印度防控等等,现在则到吃什么,张文宏的所有见解都成了“金句”、“金句霸屏”。张文宏说错了、哪怕违背常识,他是抗疫功臣、敢言敢说,社会也会原谅的。

  张文宏有些膨胀了,对有些非专业领域的问题,口无遮拦,变得飘飘然了。疫情原本是个复杂的,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张文宏作为网红,各种问题发声,难免造成社会认知的混乱。

  我们过分的迷信张文宏,给予其过份的热度,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捧杀,也是抗疫语境的迷失。就像在抗疫还有更多重要议题,但喝不喝粥成了疫情网红的热点,不知带偏到哪里去了。

  02瑞德西韦的神话

  如果把抗击新冠瘟疫比喻成一场大战,有前方后方的各种战场,十几万名白衣天使在前方抗疫,需要有各种后勤保障支持,还有信息战、舆论战,这些影响决策的信息则直接影响着战事的走向。

  在抗击疫情时,西方一直就在利用强大的话语权影响国内的抗疫,说新冠没有特效药,只有西药“瑞德西韦”有效就如此。

  疫情之初,瑞德西韦突然成了最有希望治疗新冠的“神药”,市场热炒热捧,朋友圈频繁刷屏,上市公司纷纷投怀送抱、资本市场轮番炒作,瑞德西韦封神,成了“人民的希望”,可谓是全民期待,万众瞩目。

  瑞德西韦的话语权来自哪里?有西方论文、有中国的专家、院士、媒体、还有有关部门背书,将一个没有验证疗效的药物通过绿色通道引入中国。

  2月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美国首例,也是世界首例成功使用瑞德西韦逆转新冠状病毒肺部损伤的案例。

  2月2日,中日友好医院官网发布消息称,中日友好医院在武汉疫区牵头开展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研究,为抗击疫情带来曙光。

  2月3日,瑞德西韦火速在中国开展临床三期研究,两组试验都是随机“双盲试验”,试验结果有望在 4 月初揭晓。

  2月4日晚,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发布报告 《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对药物瑞得西韦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

  2月4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说,目前关于瑞德西韦的临床药物试验正在进行,牵头单位是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将于今日(2月4日)下午抵达国内。

  2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根据前期的结果,我们对瑞德西韦抱有比较大的希望。

  而各大上市公司纷纷发表公告说与瑞德西韦开展合作或者寻求合作机会,股涨连续涨停,市值翻番,创造了资本的神话。

  在学术+资本+媒体的多重话语权影响下,吉利德成了”伟大的公司“,瑞德西韦走上神坛,成了“13亿人民的希望”。

  我们亲眼见证了“神药”的速度,官方加班加点地赶速度,免掉了神药的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直接进入三期临床,生怕耽搁中国人民用上神药。

  结果等了两个月,瑞德西韦对53名重症新冠患者的临床数据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惨不忍睹。

  一、60%的患者出现了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肝酶升高、腹泻、皮疹、肾损伤和低血压;二、23%出现了严重副作用,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脏损伤和低血压;三、53个人,治死了7个人,死亡率13.2%。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数据宣告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神药一地鸡毛,劳民伤财、炒作数日的“人民的希望”成了笑话。那些信誓旦旦的专家们都不说话了。

  03话语权的迷失

  从瑞德西韦事件上,可以看出中国抗疫在话语权的迷失,社会的盲从、舆论的操控。

  如果说新冠没有特效药,各种药物试试情有可缘。但那个时候,中医药已经验证出了效果,社会的关注度极少,一方面媒体报道的少,二来为中医药说话的人少,加上中医黑的影响,这耽误了不少病人用药。那边神药瑞德西韦炒到了”人民的希望“程度,患者都将命运寄于神药之上。

  直到中医药真正在抗疫中起重要作用了,重症转轻症了,死亡率降下来了,媒体才从最初“遮遮掩掩”到跟进报道,舆论对中西医的双重标准相差太大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透露,中医药有效但是很多人反对用,其中就有中医黑裹挟舆论的因素。如果中医药早介入,中国的死伤率会更低。

  在信息时代,话语权是一种巨大的权力,会直接影响他人的认知选择,影响社会的走向。从疫情的预警到治疗方法的选择,不让别人说话,或只听一个人的声音是非常错误的,让一种声音、一家观点充满整个舆论渠道也是很危险的。

  而现代的舆论操控就有这种能力,一方面大力鼓吹瑞德西韦、一方面屏蔽中医药的声音,让社会舆论绑架国家使用瑞德西韦,如果不用那是见死不救,如果用了没有效果或者有极大副作用,又会遭致谴责。

  资本是可以控制媒体的,媒体是可以设置议题,通过媒体主导舆论的方向,最新的,打造网红代言人,也是重要方式之一……

  当一个医生、一个专家成为网红的时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因为他掌控着巨大的话语权,他的一言一语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的声音、他的情绪是可以被操控的,通过舆论放大对某些方面有利的声音。

  比如瑞德西韦神药上,多少专家在构筑其话语权,那些质疑的声音就很少出现在媒体上。再到美国医疗先进、不许喝粥的问题上,又出现多少争议、误判。

  新冠病毒超过了人类认知边界,需要各方力量各种智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迷信网红是危险的,尤其是将所有话语权绑架在网红身上,所有问题都去问网红,让一个网红指导抗疫、指导人们的生活,恐怕也是一种灾难,就像当初将救命草系于瑞德西韦神药一样。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